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能源轉型 電力供應將面臨過渡期
 

【CTIMES/SmartAuto 籃貫銘 報導】   2017年11月12日 星期日

瀏覽人次:【3533】

如果是處於可預測的電力需求環境,則能源轉型或許只是電力調度和新能源電廠興建的單純問題,但隨著氣候的變遷與經濟的成長(更多先進工廠的興建),電力的需求變成一個難已評估的項目。

台灣政府將擴大再生能源發展,於民國114年達發電量20%。(source:energy.cyc.edu.tw)
台灣政府將擴大再生能源發展,於民國114年達發電量20%。(source:energy.cyc.edu.tw)

依據台電的預估,今年(2017)最高用電量為3630萬瓩,較2016年成長20萬瓩,然而,今年8月11日卻出現高達3641.7萬瓩(MW)的用電量,不僅創下歷史新高,更比預估值多出10萬瓩,顯見目前的用電量預測並不能作為評量電力是否充足的依據。

既然,用電需求量是個無法預測的變數,且高出的幅度可能會超出預期甚多,因此保留充足的備用電量就是維持穩定電力供應的關鍵,但這個選項卻也因核四停建後新再生能源廠仍未即時運轉,而成為空談。

根據台電的資料,台灣的備用容量率原為20%,2013年時調降為15%。但值得注意的是,自2014年起,實際的可用備用容量率就不及15%,到了2016年時,更達到了歷史的新低10.4%,證明電力吃緊的情況是個不爭的事實。

電力吃緊的問題,執政者當然是知道,也的確有所對策。在短期上,將延長低成本的火力電廠的使用期限,以弭補不足的電力;另外,也推動汽電共生發電的夏月緊急增購制度,以及其他多元需量反應措施:包括時間電價、計畫性減量及需量競價等。

而在長期方面,則期待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同時抑制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至1.0%;再者,也將擴大再生能源發展,於民國114年達發電量20%。另一方面,也加速「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建置,擴大天然氣的使用,以弭補降低核電與燃煤發電的能源缺口。

但整體而言,這些短期與長期的策略目前都沒有實際的效益可供評估,尤其是抑制電力需求在目前的社會與產業環境之下,將更是難以達成,而其背後所投入的代價,如增加碳排與提高生電成本,是否會與台灣急需的經濟成長相互矛盾,恐怕也仍需進一步觀察。

關鍵字: 太陽能 
相關新聞
友達力推光電建築一體化 與生態圈共創淨零建築
新望PrimeVOLT參與友達能源合作 推進台灣太陽能產業發展
Fluence:太陽能結合電池儲能 加速綠能普及腳步
科思創聚氨酯樹脂獲頒TUV萊茵認證 促太陽能產業落實淨零碳排
大同與北捷合推屋頂太陽能 創新節能永續商業模式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光通訊成長態勢明確 訊號完整性一測定江山
» 分眾顯示與其控制技術
» 新一代Microchip MCU韌體開發套件 : MCC Melody簡介
» 最佳化大量低複雜度PCB測試的生產效率策略
» 公共顯示技術邁向新變革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21.93.29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