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期間,所有廠商都將重心放在客戶接洽或是發表最新的市場趨勢與看法。但是觀察科技產業的面向,並不僅止於市場發展,從工作態度、區域性的產業觀察乃至於心路歷程,都是相當有趣的題目。
|
ARM處理器部門負責人Noel Hurley |
此次CTIMES特別專訪到ARM處理器部門負責人Noel Hurley,。這次不談科技產業的發展趨勢,也不談ARM的處理器核心的產品藍圖。我們要聊的,是Noel Hurley個人在工作上的心路歷程以及他對英、美、台科技產業的個人觀察。
由於ARM在英國發跡,談到這個國家的產業環境,Noel Hurley表示,其實英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已有一段不短的時間,約莫在1980年左右,在電腦產業可謂是主流的當下,英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重心都是以微處理器的研發與設計為主。不過,我們也知道,以歐洲區域來說,英國可說是位於相對較為邊陲的海島型國家。Noel Hurley直言,加入ARM之初,ARM並不把自己當作僅僅是位於英國國內的科技公司,而是一家國際型企業,所以到1990年左右,在日本成立分公司,而後也在台灣設立營運據點,在這樣的氛圍下,不為地域所限,成為空中飛人是很稀鬆平常的事。在當時,他的心態便如此。
不過若與美國的產業環境相較,Noel Hurley認為,美國在創業環境上略勝英國。可能很多人認為,英國在金融環境方面,在全球居於相當領先的位置。但美國矽谷不同,像是大學就位於鄰近的位置,所以相關人才的供應沒有問題,再加上又有創投或是金融機構的協助下,在整體產業的發展上,英國某程度上就遜於美國一籌。所以,我們時常可以見到美國的創投時常針對英國的新創公司進行投資,反過來看,英國就很少對美國新創公司採取行動。
Noel Hurley進一步談到,這種跨國投資,考量到整體營運的問題,有時候會形成研發位於英國,營運總部卻落腳於美國的情況,理由便在於在稅制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減免,所以一家當地的英國公司就會搖身一變成為跨國型企業,進而形成一種商業模式。當然,這種投資作法,必須取決於公司與投資雙方的合作關係是否建立在深厚的「互信」基礎,在沒有這樣的前提下,這種情況就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