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晶片市場中國,挾其龐大內需市場帶領中國IC設計業者快速成長,但是整體IC設計廠商對晶圓廠產能的需求量仍不高,所以就算是中芯在中國當地IC設計客戶佔其營收比重還不到兩成,主要的客戶如TI、奇夢達(Qimonda)、爾必達(Elpida)、博通(Broadcom)等,都是國外晶片廠。
中國晶圓廠的發展一直是以量取勝,除了中芯本身的十座晶圓廠計劃外,宏力及和艦等都有興建四座廠的計劃,且這些廠商的營運模式都以晶圓代工廠(foundry)為主軸。也因此,中國晶圓廠將存在產能過剩問題。
不過中國的晶圓廠投資目前出現了新模式,就是各地方政府以自有資金建廠,最後再委由中芯管理統籌營運。這個模式之所以出現,在於一來可爭取到中國官方「十一五」計劃的補助,二來比起自建晶圓廠,掛上了中芯的名字,將更有能力去接國外大廠的訂單,同時有了中芯的技術大傘保護,這些晶圓廠產能都會成為中芯成長動能,最重要的是,中芯不用出一毛錢,只要有獲利就可分紅。
也因為中國地方政府快速投入的建廠動作,複製中芯模式的晶圓廠也已成為設備廠口中的新廠代碼。若真如市場預期般,至2010年會有十座新的八吋廠產能開出,則一個月市場上就多了至少30萬片八吋晶圓產能,要如何消化這些龐大產能,其實正考驗著中芯經營團隊的功力,也考驗著中芯總裁張汝京可否一舉成為中國半導體教父。
如此龐大的產能,中芯不用花錢就可得到,未來可以低價搶下成熟製程訂單,台灣晶圓代工廠台積電、聯電恐怕只有往高階市場發展,成熟製程面對的競爭壓力將會愈來愈大,企業利潤下降速度將會高於預期。
此外,中芯目前為奇夢達及爾必達代工DRAM,本身也已取得Saifun技術投入NAND快閃記憶體市場。DRAM及NAND都是填補晶圓代工產能最好的產品,因此這些以地方政府之名成立的晶圓廠,未來並不擔心沒有訂單可接,而一旦中芯以這些晶圓廠來投產記憶體,將來DRAM及NAND的崩盤惡夢將有可能再度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