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我們都已經習慣了用USB或是藍牙等技術進行檔案傳輸或是進行影音串流,但為了追求更好的使用者體驗與更為優異的工業設計,於2009年成立,來自加州坎貝爾的一間新創公司Keyssa,試圖想給予產業界不一樣的刺激。
|
Kiss Connectivity可以說是相當完整的系統,封裝也相當的小,比起傳統的USB金屬接口所佔的系統面積,有著極大的差距。(攝影:姚嘉洋) |
Keyssa共同創辦人張懋中博士回憶,當初他全家人去國外渡假時,發生了手機掉到水中的憾事,雖然這件事在你我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卻也讓他下定決心,希望能為市場打造一個無開口的終端電子產品,於是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成立了Keyssa,這間公司的背後也獲得了三星與英特爾等半導體大廠不少的注資。
「Keyssa的產品名稱為Kiss Connectivity,與其稱呼它高度整合的系統單晶片,倒不如把它視為一個完整的系統,因為它連天線都一併包了進去。」張懋中說。
某程度上,Kiss Connectivity較大的問題在於它本身有傳輸距離上的高度限制,而且也無法進行一對多傳輸,但除此之外,該技術本身的優勢所帶來的便利性,足以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Keyssa行銷副總裁Mariel van Tatenhove進一步談到,我們都有智慧型手機或是平板電腦這類的行動裝置,但在資料傳輸技術並沒有太明顯的進步,主要的原因在於這些技術都由少數大廠所把持,透過大量生產的方式進一步讓技術在市場上普及,同時也獲取利潤,但對於技術突破而言並沒有太大的意義。而現有的金屬接口技術,從設計實務上還是有許多問題要克服,首先就是它會對於工業或是外觀設計造成相當大的限制,其次金屬接口的傳輸速度會面臨物理極限的瓶頸,到了後來會無法有所突破,其三是電磁干擾的問題仍然無法有效解決。
Kiss Connectivity技術本身採用了EHF(超高頻)技術來進行大量資料傳輸、耗電量極低、價格極具競爭力、所使用的頻段至少都是在60GHz以上,所以可以避開傳統的2.4GHz或是5GHz所帶來的訊號干擾。其次由於是採取點對點的作法,並不是採取LTE或是Wi-Fi的一對多傳輸,所以也一次避免了資安與傳輸頻寬不足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該技術並不會對其他元件造成電磁干擾。
Kiss Connectivity本身採取的是系統方案的作法,用極小的封裝可以適用任何終端裝置,但張懋中博士不便透露詳細的系統規格,該技術本身整合了CMOS、天線、封裝、無線射頻、材料與電磁等各方面的技術精華而成,該技術本身就已經擁有超過100項以上的專利。另外,該技術本身並無法進行無線充電,所以必須與其他相關半導體供應商如TI或是IDT等業者合作,如此才有可能達到所謂的「無接口終端裝置」的願景。
值得注意的是,Keyssa獲得了三星的注資,Mariel van Tatenhove與張懋中博士也都不排除,除了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外,如穿戴式裝置或是三星極欲發展的軟性電子,Kiss Connectivity都可以有相當不錯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