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持续聚焦COVID-19疫情之下的各产业发展态势的消长,许多厂商正寻求如何抢攻疫后市场生态变迁产生的新商机,也促进生技医疗迎向新未来,由台湾生物产业发展协会与全球生物技术创新协会主办的2021 BIO Asia-Taiwan亚洲生技大展于11月4~7日于南港展览馆二馆展开系列活动,今年主题为「疫情中生医产业再出发」,同时延续实体+线上虚实整合双轨方式开放线上展览馆,协助参展厂商积极拓展国外市场商机。
|
工研院生医所副所长沈欣欣(前排左三)向陈建仁前副总统(前排右三)、亚洲生技大会主席李钟熙(右二)说明工研院研发的「促进组织整合仿生3D列印技术」 |
本展会共规划13项多元主题展区,包括医药医材、智慧医疗、精准医疗及基因检测、制药设备与仪器等特色展区。借以充分掌握关键防疫研发能量,亚洲生技大会筹委会主委李钟熙表示,台湾生技产业面临市场小资源不足的挑战,不论在生技的创新制造及销售都需要共同努力和国际接轨,反则产业将会面临边缘化的危机。
因应精准医疗需求,今年工研院在生技展的亮点技术,聚焦在「智能化、绿金化」两大主轴,串联生医、机械、天然物、绿色循环等不同领域应用开发。在智能化方面,「脊椎手术导航机械臂系统」主要应用于脊椎后路手术,特别是椎弓根钉固定手术,具备三大特色:术前规画省时、影像辅助系统减少负担及未来上市可客制化提升产值。此为整合机械手臂与医用导航系统,提供医生术前规划、手术视野与精准手术。以六轴机器手臂高精度动作的特色,可搭配导航定位系统,用3D结构视野引导精准执行手术,降低距离误差在2mm以下,平均角度误差在2度以下,同时减少手术时间,以C-arm影像辅助系统来降低辐射暴露量。
而介入治疗的「智能化肿瘤射频热消融系统」是全球第一套整合微创手术、超音波影像与演算法的高阶医材系统,常用于固体肿瘤和心导管治疗。 RFA以非手术的侵入性方法,结合影像导引,射频主机具温度、阻抗、电流监控功能和多种治疗操作模式,达到病灶局部区域性治疗,伤口较小、恢复期较短。至于运用脊椎手术导航机械臂系统、智能化肿瘤射频热消融系统,可以让机械手臂、电极针依照个人医疗需求的最佳路径,准确打击不同大小面积的病灶。此外,工研院研发「细胞生产自动化系统」将工厂标准化生产引进细胞培养领域,将标准化生产提升成10倍产量,以MIT技术及系统整合能力打造出全球整合模组最完整的细胞工厂。
另外,在绿金化方面,绿色循环潮流也吹向医材产业,渔港旁常见的牡蛎壳、贝壳,冷冻食品工厂及烘焙厂常见的猪骨、蛋壳等农渔业废弃物,导致庞大的回收问题。工研院开发「高加值钙循环技术」可经过循环处理,做成饲料、肥料、牙线棒,还可以做出化妆品等级的珍珠胜?成分,甚至是医药级赋形剂、钙片,期以绿色产品抢攻欧美市场。
工研院生医与医材研究所副所长沈欣欣表示,在个人化医疗等趋势带动下,根据行政院统计,2020年台湾生医产业与数位医疗营业额达6,423亿元规模,其中医疗器材产业受惠于全球防疫等需求提升,营业额成长率达到13.7%。经济部技术处面对市场需求快速成长,以创新科技协助产业运用ICT等技术,跨域整合产学研力量,建立高阶医材产制量能。
工研院在「2030技术策略与蓝图」下,运用创新技术协助生医业者,与其他机构共同投入「委托研究开发暨生产服务(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 CDMO)」市场,沈欣欣强调这是生技政策的主轴,由跨部会的统合建立策略,结合完整生产设施与提供生产服务,一站式服务从制程规格验证 (安全性及效能性),达到扩大量能成效,工研院将智能影像与手术治疗结合,协助生医产业厂商进军高阶医材市场!并助攻台湾抢攻全球精准医疗市场。
图说:工研院生医所副所长沈欣欣(前排左三)向陈建仁前副总统(前排右三)、亚洲生技大会主席李钟熙(右二)说明工研院研发的「促进组织整合仿生3D列印技术」,整合个人化3D模型重建、客制化医材设计影像工程和3D列印技术,荣获2021全球百大科技研发奖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