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igus 获得 DIN ISO 50001 认证 为未来碳中和提高能源效率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22年08月11日 星期四

浏览人次:【2452】

全球暖化带来的冲击:去年夏天是欧洲有史以来最热的夏天。现今气候危机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易格斯 (Igus)设定公司目标:积极行动,不断改善碳中和措施,并计画到 2022 年底将用电量减少 15%。Igus的能源管理获得 DIN ISO 50001:2018 认证,朝向 2025 年实现气候中和的目标迈进了重要一步。

已实现 95%:igus 获得 ISO 50001 认证,朝向到 2025 年实现 100% 碳中和的目标迈出重要的一步。(source:igus GmbH)
已实现 95%:igus 获得 ISO 50001 认证,朝向到 2025 年实现 100% 碳中和的目标迈出重要的一步。(source:igus GmbH)

为了可持续地减少能源消耗,必须发掘节电潜力,只有知道哪里最需要能源的人才知道如何提高效率。igus 德国能源管理系统的效率现已获得国际标准组织 (ISO) 的认证。ISO 50001 标准的主要目标是透过建立系统和流程来帮助公司提高与能源相关的绩效。它还与其他公认的标准相容,例如 ISO 14001 环境管理体系(igus 於 2020 年 4 月获得此认证)。这包括明确责任和行为,以确保营运环境的持续改进。igus GmbH 执行长 Frank Blase 表示:「透过这些国际认证,我们向客户展示我们为减少生态足迹所做的努力。」

到 2025 年,igus 的生产预计将实现碳中和根据全球公认的温室气体议定书的范围 1 和 2,这一目标已经实现了 95%。本标准区分所有直接排放(范围 1)、外部生产和购买的能源的间接排放(范围 2)以及上游和下游供应链的其他间接排放(范围 3)。igus在 2021 年转向绿色电力和碳中性燃料。为实现 100% 的碳中和,igus 也越来越关注制冷剂排放和租赁汽车的潜在节约。

为进一步推动能耗的降低,目前正展开多项专案,如更换大厅照明灯具共计 590 盏。节省 32% 的照明能源,相当於每年 190 个一家四囗的用电量。射出成型机在总能耗量中占最大比例 (36%),正在被效能提高 40% 的节能机型所取代。因此,虽然增加了生产时间,但 2021 年的电力消耗减少了 11%。

此外,igus越来越注重将动态工程塑胶整合到循环经济中。例如推出 chainge 拖链回收计画,回收任何制造商的废弃拖链。更进一步向英国新创公司 Mura Technology 投资 500 万欧元。借助 HydroPRS 技术,可在 20 到 25 分钟内将塑胶垃圾转化为原油仅使用压力、高温和水。

位於英格兰东北部的第一家大型工厂将於 2022 年下半年开始营运。Mura 的学术合作夥伴华威大学目前正在评估工厂以及整个回收和处理系统的环境足迹。

HydroPRS 技术从塑胶垃圾中生产原油,其碳足迹比传统化石燃料技术低 12%(英国炼油厂)至 50%(亚洲炼油厂)。此外,每生产一吨轻油,石油消耗量减少了 90%。每回收一吨塑胶垃圾,HydroPRS 可减少约 2.5 吨二氧化碳排放。透过这项投资以及其他节能措施和计画,igus 已将永续发展作为其业务发展的重点,以实现到 2025 年实现 100% 碳中和的目标。

關鍵字: 能源管理认证  碳中和  igus 
相关新闻
工程塑胶平面轴承的应用igus 2025年manus奖报名起跑
Igus推出首款获认证的乾燥无尘室机器人供能系统
驶入快车道:igus 移动机器人降低成本为中小企业拓路
igus新型OfficeChain为可调高度办公桌的完美拖链系统
Igus重负载应用的igutex平面轴承技术:双重缠绕带来的双重保险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CAD/CAM软体无缝加值协作
» 云平台协助CAD/CAM设计制造整合
» 谁在守护机器安全?资安管理与存取控制必备指南
» 雷射干涉仪实现线型马达平台 位移即时补偿回授控制
» 使用MV Drive、同步传输控制降低能源成本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A80O1WASTACUKF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