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全球制造供应链全面绿化 再生能源前景看俏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19年10月17日 星期四

浏览人次:【3152】

由经济部指导、SEMI主办、绿能科技产业推动中心协办的「全球绿色供应链高峰论坛」昨(16)日於Energy Taiwan台湾国际智慧能源周同步登场,邀请来自国内外绿电产业供应链的重点发展企业厂商和政府、民间组织代表齐聚,以「再生能源新时代,永续发展新契机」为主题,针对台湾当前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法规、绿电交易机制及企业永续转型等议题,共同勾勒台湾下一个崭新的绿色纪元。

SEMI曹世纶全球行销长暨台湾区总裁、台湾微软物联网亚太创新中心叶怡君总经理、台湾经济研究院陈彦豪??所长、美国绿色电子委员会专案指导Lindsay Fernandz-Salvador等人
SEMI曹世纶全球行销长暨台湾区总裁、台湾微软物联网亚太创新中心叶怡君总经理、台湾经济研究院陈彦豪??所长、美国绿色电子委员会专案指导Lindsay Fernandz-Salvador等人

元晶太阳能暨SEMI太阳光电委员会主席廖国荣董事长於开场致词时表示,台湾太阳能发展成果有目共睹,2019年夏天用电量再创新高达3700百万度电,但没有传出缺电消息的主因是,今年夏季太阳能至少供应了250万度电,占高峰用电量的7%。台湾去年太阳光电总装置容量首度突破1GW,相信在政府再生能源政策的支持下,台湾太阳能产业能突破困境,持续发光发热。

呼应廖国荣的致词,行政院龚明鑫政务委员指出,台湾除了本土供应链采用绿能发电的需求提高外,外资选择来台落地投资时也期??达到100%绿电目标,工研院、科学园区与重大投资案的环境影响评估都将绿电选项纳入关键考量。目前再生能源政策仍如期推行中,第一座离岸风电厂不但将在年底开始商转,2021年的台湾夏季太阳光电装置尖峰发电量也预计将超越核能发电量,政府绝对会修订并推动相关法规,协助再生能源产业在台湾永续发展。

受到生态永续议题发酵的影响,包括Google、Apple、Microsoft、Facebook、Starbucks、Sony等全球204家市值超过GDP 5%的大企业皆已宣布加入RE100倡议行动,计画最迟在2050年前100%使用再生能源作为企业用电来源。当全球对於供应链绿化的条件愈趋严苛,台湾身为全世界制造业供应链里面不可或缺的一环,能源转型的成功是维持台湾供应链的全球竞争力的关键之一。顺应国际趋势,台湾政府也在今年通过再生能源发展条例修正案,预计以渐进式的方法鼓励用电大户达到绿电使用比例。

虽然台湾再生能源自由交易市场的发展仍处於非常初期阶段,但台湾刚成立了第二间经认证的售电公司,政府建立再生能源交易平台的决心势在必行。建议各类型再生能源开发商及需求用户,实际透过小规模采购,了解再生能源市场开发对企业经营所带来的机会与利益,才能在再生能源交易中创造最大价值。

此次高峰论坛集结全球产官学研绿电发展推手,包括行政院龚明鑫政务委员、标检局连锦漳局长、国家再生能源凭证中心黄志文主任、元晶太阳能廖国荣董事长、天泰能源合夥人暨执行董事陈坤宏先生、台湾经济研究院陈彦豪??所长、美国绿色电子委员会专案指导Lindsay Fernandz-Salvador;欧莱德国际事业处协理Nathaniel Dick、台湾微软物联网亚太创新中心叶怡君总经理也从绿电使用者的角度,分享企业对於全面绿化供应链的布局计画。

關鍵字: 绿电  SEMI 
相关新闻
AI推升全球半导体制造业Q3罕见成长 动能可??延续至年底
SEMI SMG:2024年Q3矽晶圆出货量增6%终端应用发展冷热不均
SEMI提4大方针增台湾再生能源竞争力 加强半导体永续硬实力
SEMICON Taiwan开展倒数 AI与车电将助半导体产值破兆元
SEMICON Taiwan 2024下月登场 揭??半导体技术风向球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ChipLink工具指南:PCIe® 交换机除错的好帮手
» 创新光科技提升汽车外饰灯照明度
» 以模拟工具提高氢生产燃料电池使用率
» 掌握石墨回收与替代 化解电池断链危机
» SiC MOSFET:意法半导体克服产业挑战的颠覆性技术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T37J1DWSTACUKF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