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自给自足 国研院开发一体成形自供电技术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15年03月18日 星期三

浏览人次:【5913】

物联网时代的来临,造就了许多的新兴市场,相关科技的发展方兴未艾,而各种应用情境所需要的芯片、传感器等应运而生。不过,在物联网应用中,越来越多的传感器设置在难以到达的区域,而电力供应成为这些传感器布建的一大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透过生活周遭撷取能量转换为电力的能量采集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市场也不断的成长。

/news/2015/03/18/1821072620S.jpg

在物联网的世界里,藉由设置在大楼墙上、桥梁、水坝、车辆或是人体的物联网芯片,可应用于各种智能生活型态,带来更便利且安全的生活。而为了增加物联网装置使用的方便性、移动性及持久性,物联网芯片必须轻薄短小又省电。因此,除了研发低功耗芯片之外,不少科技大厂也开始着墨于开发可采集环境能源的芯片,来补充电力,降低更换电池或充电的频率。国家奈米组件实验室前瞻组件组组长沈昌宏指出,尽管能量采集目前仍不适用于如智能手表这一类的智能装置,不过其能量已足够供给许多物联网芯片,其中又以光能量的采集技术发展较为成熟。

为此,国家实验研究院奈米组件实验室开发出可应用于物联网芯片的「一体成形环境光能自供电整合技术」,能够采集市内外的环境光能量,并搭配能量储存装置,可延长芯片的充电周期。相较于过去作法是将芯片与光能量采集模块分开放置于电路板上,不仅面积大,电路传输距离较长也导致能量消耗,沈昌宏表示,奈米实验室所开发的自供电整合技术是将芯片与光能采集模块以3D积层式制程技术堆栈整合,能够维持芯片轻薄短小的需求,且兼顾IC芯片的完整性。

自供电整合技术能在芯片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光能采集功能,而堆栈的方式有效减少约60%的电路板面积,同时也缩短传输距离,从过去的数毫米缩减为数微米,减少耗能。沈昌宏表示,此技术由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延伸而来,除了能够采集太阳能外,也可收集室内光源。目前,其电力供应能力依照室内外光源强度不同,可采集20uW/cm2至10mW/ cm2的能量。除此之外,此技术采用大面积制成,具备量产优势。沈昌宏也表示,目前已与一些半导体厂合作,开发相关芯片与应用。

關鍵字: ZEOE  OCFP  嬗堟???廬::INDUSTRY[RED  REP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公共显示技术迈向新变革
» 大众与分众显示技术与应用
» 使用三端双向可控矽和四端双向可控矽控制LED照明
» STM32MP25系列MPU加速边缘AI应用发展 开启嵌入式智慧新时代
» STM32 MCU产品线再添新成员 STM32H7R/S与STM32U0各擅胜场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A0IOG8YSTACUKO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