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这个名词很久不见了吧!Hi-Fi就是High-Fidelity(高传真)的缩写,由于过去电子产业中音响占有很高的比重,而整个产业又是追求回放音乐的高度传真,所以在音响产业前总是冠上Hi-Fi的头衔。
|
Astell & Kern AK-100随身听,重回Audio本色,是近期很有特色的产品。 BigPic:982x694 |
大概我是Hi-Fi老兵了,所以每当我跟许多音响同业聊天时,总是有一种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的时不我予之感。真的电子产业不再重视Hi-Fi音响了吗?不是听音乐的人口还是很多吗?
我觉得这又是Apple带给人类的影响。在iPod与iTune连手出现之前,音响这一行是靠音质吃饭的,从随身听、组合音响到顶级(Hi-End)音响全部都要注意音质表现,即使大量生产不能一一靠仪器与「金耳朵」双重把关,但至少RD在设计时要有Audio基本素养,就是频率响应20Hz~20KHz之间要尽量平顺(除非特别调音),THD总谐波失真不要太大,偶次谐波大于奇次才悦耳。讲究一点的连会劣化音质的内调失真都要想办法避免,且就算是随身听也要注意搭配的负载问题。最重要的是每家厂商或多或少都要调音,才能凸显自家音响产品的风格。
可是在Apple横扫市场后,特别是智能手机人手一支的情况下,听音乐最大宗变成这些随身听或手机,而偏偏这些产品的设计重点几乎都在功能、显示与外型上,Audio部分即使营销宣传有提及,但真正重视的几乎没有;加上Audio是可大可小的电路,有时演算芯片纳入Audio部分根本不是问题,所以在芯片高度整合与年轻RD的轻忽下,变成现在行动电子产品的Audio部分虽都有「低标」表现,但真正高水平的产品难寻(至少我是遇不到),而且产品之间Audio的表现差异甚少,反正不是宣传重点。
当我在近期发现iriver以Astell&Kern品牌推出高质量随身听时精神为之一振,因为它不仅注重Audio电路,使用了高质量的Wolfson WM8740 DAC,还能播放FlAC、WAV等没经破坏压缩的音乐档,这已经让人印象大好,操作上那个质感极佳的旋钮更是给人一种回到模拟「美好时光」的质感。很可惜的是除了价格过高之外,国外部分专业媒体觉得音质表现应该要更好。但我觉得产品的差异性已拉开,甚是难得。
随身听或手机重新重视Audio是同中求异且提高附加价值的好方法,因为技术门坎不高,主要是Audio素养问题。对音响市场不熟习的厂商,也许不知道Audio是以音质计价,不是按成本。所以只要RD对Audio有认知,钱花在刀口上,是极易杠杆操作的部分,相关的厂商们,现在重视Hi-Fi,也许正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