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最新、最先进的科技才能带给人类生活更优质的转变?答案是「未必」。找到最适当的切入点、透过不断地研究与实验,让科技发挥其技术特性,实际解决人们生活中的难题,才是科技改变生活的重要关键。但,要让冷冰冰的科技真懂人性,其实不比前瞻科技研发来得简单。
在2002年左右,「无所不在」被视为当时最尖端的科技,事过八年,可实现「无所不在」概念的技术推陈出新,但其实硬件技术已不是成败关键,信息的丰富性、密集性以及提供服务的范围,才是重点。在日本首都东京,首先在观光导览方面进行试行,上野动物园已推出「无所不在动物园导览」;而在百年时尚重镇-银座,「东京无所不在计划」,也将在本月底结束第3阶段的试验。
体验者可在银座取得导览主机,以「无所不在识别技术」(Ubiquitous ID Technology),让主机得以读取景点、物品标识符中所载的导览信息。也就是说,这台主机将自动告诉你附近有什么景点,并且带你前往。当你经过特色店家,主机也会告知此处的历史来由及可「败」之物。如果要找某特色名店及交通方式查询,透过全银座上万个RFID卷标,这些都不是问题。
事实上,「东京无所不在」计划所实行的技术其实已是老生常谈。主机采取3.5吋OLED触控屏幕,信息的传输方式主要是透过RFID、红外线扫描、蓝芽、Wifi、以及429MHz的无线网络与信号台链接;若仅持有一般手机,也能透过二维条形码读取信息。
的确,这些技术早就不是什么新鲜货,东京市督厅与国土技术研究所自2005年开始进行「东京无所不在」计划,进行了11次委员会,才有了现今尚称缜密完整的无所不在体验。事实上,无所不在识别技术能应用的范围非常广,东京所选择的,是先彻底实现「无所不在」的行动观光,尔后再进一步谈照护医疗...等进阶应用。
台湾的硬件实力坚强,网络覆盖率也很高,每隔数年,公部门就会抛出「透过最先进的□□技术,实现台湾无所不在的梦想」的口号,可是进度却始终停留在填空般的照样造句阶段,2005年是无线感测网络搭配RFID,2008年起则改以Wimax作答,唯一不变的是尚未有任何事物在我们身边「无所不在」,甚为可惜。
不管新科技、旧科技,能够成熟运用、改善生活体验的,就是好的技术;反之,没有找到切入点并贯彻执行发发展计划,再新、再好的技术,恐怕也只是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