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ARTC车辆研究测试中心的数据指出,由于自2010年,Nissan Leaf与GM Volt电动车问世,创造了动力电池的初期市场,2012年,全球车商大举推出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与BEV(纯电动车)车款,PHEV车型有Mitsubishi outlander、Ford c-max energi、Toyota prius plug-in与Honda Accord PHEV等,BEV则有Ford focus EV、Honda Fit EV、Renault Fluence Z.E.等,快速拉升锂电池市场规模,预期到2015年,BEV锂电池市场规模将成长至27亿美元,PHEV 锂电池市场9亿美元,HEV(混合动力车)所用的锂电池与镍氢电池分别为7亿与15.5亿美元。
|
不同型式电动车,电池应用与发展趋势。 数据源:富士Chimera总研,ARTC车辆研究测试中心整理) BigPic:741x419 |
电池芯厂商的竞争分析
在国际锂电池芯的竞争态势方面,LG以44%的市占取得第一,其次是AESC的31%、Lithium Energy Japan的8.3%与TOSHIBA的7%,前四大厂商占据90%以上的市场,形成寡占的竞争格局。
LG Chem的竞争优势在于电池产能具备规模经济,成本最低,据传售价约落在300美元/kwh,极具竞争力。LG的供货对象相当广泛,目前已经对GM、Hyundai Kia、Volvo、Ford、Renault 等十家以上的车厂供货,其中较为热卖的车款有GM Volt。同时,LG的一贯化的电池芯、模块、封装(系统)之研发生产体制也是竞争优势之一。
AESC 则是Nissan 的子公司, Lithium Energy Japan则是Mitsubishi i-MiEV的供货商,两者受惠Nissan leaf与i-MiEV全球销量热销接近3万辆,进而建立起电池芯的规模经济。TOSHIBA则是于2012年初开始供货给Mitsubishi i-MiEV与Honda Fit EV,尽管起步较慢,但具高储能与低衰竭特性的SCIB电池,吸引越来越多厂商注意,预计2012年后的市占应会攀高一些。
锂电池的技术朝向低成本、高能量与高功率
电动车动力电池价格偏高,导致销售困难,现阶段而言,各个锂电池厂商都极力发展低成本电池,预期电动车电池需低于整车成本的四分之一,市场才能得以顺利发展。
提高电池芯的与功率密度与能量密度同样为重要发展方向。高功率密度的电池芯可有效提升车辆动力,这类电池适用于混合动力车,仅需短时间的高功率输出;高能量密度的电池芯则有助延长电动车续航力,特别适用于纯电动车,需要较高的续航力,但对于电池功率较不要求;而兼具高密度与高能量的电池芯则适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因为这类车款必须兼具高性能与高续航力。
锂电池量产技术待突破
电动车动力锂电池在车厂大量推出新电动车款后,市场预期进入快速成长阶段,而锂电池厂商若想在此抢得一席之地,必须得有自己的竞争利基,如LG的一贯化生产模式加上规模经济、TOSHIBA的SCiB电池技术,或者是与大车厂紧密合作,巩固下游需求确保经济规模,如AESC或Lithium Energy Japan。
目前锂电池的趋势在于低价化、高能量与高功率密度,低价化程度取决规模量产与制程良率;高能量与高功率密度,则需靠电池材料技术突破取得,例如固溶体类正极材料、改良的隔离膜或是Si负极材料等,不过这些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尚未进入量产。(数据提供:ARTC车辆研究测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