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美高森美与Broadcom合作扩展 针对下一代xDSL应用的宽带产品组合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14年11月05日 星期三

浏览人次:【4751】

新型反向馈电技术是电讯解决方案中的可负担FTTdp和G.fast部署之关键性技术

美高森美公司(Microsemi)在2014宽带世界论坛(BBWF)上推出新型反向馈电(reverse power feed;RPF)技术,它是用于FTTdp和G.fast部署的关键性技术。

G.fast是可在铜缆上实现1Gbps速率的全新 xDSL标准,其预期最大范围为250m。为了使G.fast达到最高数据速率,需要使用较短的回路长度,因而需要使用光纤到分配点(FTTdp)技术。

在某些情况下,不管是因为放置DPU的地点、与电网连接相关和使用智能电表来监控电网的国家法规或经济原因,这些光纤馈入分配点单元(DPU)都会采用反向馈电技术。RPF技术在开发时,即已将G.fast标准纳入考虑,而且它与VDSL2向后兼容。

美高森美公司已在BBWF论坛上展示了RPF技术在DSL应用上所带来的效益,且按照其设计,它可与Broadcom Corporation的VDSL2和 G.fast芯片组搭配使用。

美高森美产品线管理总监Iris Shuker表示,利用公司在DSL和远程供电应用领域的专有技术,并与Broadcom公司合作,共同将美高森美的产品组合扩展到宽带市场。用于CPE的PD81001 RPF PSE可与用于DPU的PD70101 RPF PD配对使用,这两者皆是以ETSI和BBF目前正在进行标准化的成熟技术为基础,而且推动了带有反向馈电特性的先进DSL技术之快速部署。解决方案以 metallic-signature 握手协议为基础,并为Broadcom的DSL设备提供了固有的可靠性和成本优势,超越了更复杂的通讯解决方案。

Broadcom公司宽带运营商接入高级产品营销总监Jim McKeon表示:「Broadcom公司正在推动实现数据速率达到每秒1Gigabit的先进DSL宽带解决方案。美高森美的新型RPF解决方案简化了FTTdp的部署,让营运商减少资本支出,相应地促进了性价比更高DSL解决方案的开发。」

PD81001采用4 x 5 mm 24引脚的QFN封装,PD70101则采用5 x 5 mm 32引脚的QFN封装。两款RPF IC产品现已大量供应。(编辑部陈复霞整理)

产品特色

反向馈电产品:美高森美RPF IC─PD81001是整合低 Rdson FET的RPF PSE芯片,PD70101是带有整合式PWM控制器的RPF PD芯片。

‧PD81001:

* 仅有10个外部组件,具有内建的3.3VDC输出

* 支持10、15、21和30W RPF级别,具有单一DC电压输入(32-57 VDC)

* 提供受电设备保护,例如超载、欠载、过压、过热和短路保护

* 固有电话摘机(off-hook)保护

* 通过SPI监控PSE线路功能

‧PD70101:

* 带有浪涌电流限制的整合式低Rdson隔离FET开关

* 超载和短路保护

* 署名电阻(signature resistor)在检测时断开

* 两个用于高效同步整流或主动箝位的异相(out-of-phase)驱动级

關鍵字: Geri besleme  DPU  RPF  FTTdp  Microsemi  Broadcom  美高森美  电子逻辑组件 
相关新闻
英特尔助力安全AI联盟CoSAI成立
Broadcom推动VMware生态圈标准化 为合作夥伴创造更大价值
AMD:AI是运算的未来 为端对端基础架构??注动能
英特尔加速推动HPC和AI技术应用於科学研究发展
AMD扩大第3代EPYC处理器阵容 为主流应用带来全新价值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光通讯成长态势明确 讯号完整性一测定江山
» 分众显示与其控制技术
» 新一代Microchip MCU韧体开发套件 : MCC Melody简介
» 最隹化大量低复杂度PCB测试的生产效率策略
» 公共显示技术迈向新变革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A8267FMSTACUK5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