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於10月22日至31日举办「眺??2025产业发展趋势研讨会」,以「韧性社会 x 产业趋势」主题,由工研院产科国际所资深研究团队及产业界专家提出精辟分析,分别探讨全球市场展??、能源韧性等最新总体经济及全球趋势,研讨会内容涵盖半导体、AI产业、智慧车辆、电子零组件、智慧机械、生医与健康照护等多领域。今(25)日上午进行生医主题的专题讨论,聚焦在智慧医疗产业的发展前景。
|
2023年全球医疗器材市场规模已达5,148亿美元,预计将以6.5%的年增长率在2026年达到6,142亿美元。 |
根据工研院IEKView研究,全球数位医疗市场於2023年已达到2,363亿美元,较前一年成长14.7%,预计未来将以年复合成长率15.1%的速度在2028年攀升至4,790亿美元。工研院产科国际所生活与生医研究组组长吴信茂指出,随着数位医疗(Digital Health)技术逐渐成熟,智慧医疗将成为医疗产业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智慧医疗透过医疗器材数位化、资讯系统串接及医疗物联网的应用,让医疗照护延伸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与覆盖范围。
吴信茂进一步说明,自COVID-19疫情以来,远距医疗需求激增,推动医疗产业的数位转型,改变了产业生态。虽然疫情过後全球经济面临资金紧缩挑战,但智慧医疗技术在心血管健康、神经医学、慢性病治疗、精准医疗等领域仍具高度成长潜力。由於数位医疗技术的持续创新,预计仍将为最重要的投资领域之一。
IEKView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医疗器材市场规模已达5,148亿美元,预计将以6.5%的年增长率在2026年达到6,142亿美元。工研院产科国际所生技医药与医疗器材研究部经理林怡欣分享2024年全球医疗器材产业的最新趋势。她指出,疫情过後,全球医疗器材产业正逐渐回归疫情前的布局策略,而疫情带动的远距医疗应用及智慧医疗照护需求持续增长,让医疗体系更积极探索分散式医疗的可能性。
林怡欣进一步指出,疫情改变了民众对健康管理的认知与需求,尤其是对居家医疗照护的接受度明显提升。此变化使全球医疗体系逐渐转向价值导向的给付模式,而非传统的论件计酬制度。对於高龄化社会即将来临的挑战,智慧医疗提供了应对成本、效率及人力问题的有效解方。
此外,疫情之後的全球医材需求结构也随之变动。林怡欣表示,疫情期间曾创高营收的体外诊断产品厂商在疫後面临下滑,而随着半导体晶片短缺问题缓解,诊断及手术设备产能逐步恢复。随着医疗需求恢复常态,高龄化社会对心血管、骨科等医疗需求的增加带动了全球医疗器材产业稳步成长,诸如Johnson & Johnson与Stryker等主要企业因应需求持续推动产品销售。
本次研讨会深入解析智慧医疗产业的当前动态与未来发展方向。随着数位化与智慧技术在全球医疗体系的应用加速,业界预期智慧医疗产业将成为未来医疗科技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