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台湾平面显示器展(DISPLAY TAIWAN 2013)即将开跑。展望2013下半年,显示器产业的趋势又是如何呢?这几年,多数面板厂在经营层面,都有营运亏损的状况,于是绝大部分面板厂的策略,都不采取「扩充资本支出」来扩充产能,反而采取「穷则变、变则通」的策略,选择充分利用过往相同玻璃基板大小,配合制程工艺的提升,切割更大尺寸,来提升面板单价。
|
面板厂不以扩产为先 将朝尺寸差异发展。(图片来源:SONY) |
根据资策会MIC统计,全球液晶电视面板使用面积在产能没有扩充的情况下,整体液晶电视市场对于面板需求面积却继续成长15%,那么,面临此项趋势,面板厂要如何因应产能没有扩充、面积却不断成长的挑战?
对此,资策会资深产业分析师组长谢佩芬表示:「面板厂不会积极扩充产能,会希望透过提供更大尺寸,藉以提高平均销售单价(ASP),博取获利空间。比方来说,以往切割37吋的6代线,如今将玻璃利用率从85%提升至95%,能够切割39吋;而以往切割46、47吋的7.5代线,现在制程供应提升也往50吋以上发展;至于8.5代线,现在也往48、48.5吋迈进。」
然而,液晶电视毕竟仍是面板产业最大产能利用的关键,因此会发现液晶电视市场的确在系统厂配合品牌,乃至通路业者也积极推动低价大尺寸机种的情况下,50吋(含)以上的大尺寸低价机种必须降价因应,此举也能有效刺激需求。另外,针对4K TV,谢佩芬提到:「在台湾面板厂结合中国本土液晶电视品牌力拱4K2K LCD TV之下,台厂在中国市场大陆渗透率将领先其他区域市场。」
谢佩芬认为,以往台厂主要客户为日系厂商,但近年来基于日系客户策略为「获利先于市占」,因此台厂在这部份出货规模上难有大幅度成长,因此,2013年台湾液晶电视产业的成长,将会来自美系VIZIO、欧系Philips以及中国海尔已及其他通路客户的表现。不过,由于笔电、PC以及液晶电视成长空间仍有限,使得台厂大尺寸面板出货量难有起色,再加上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在监视器、液晶电视面板供货增加,也影响台厂相关产品出货表现。在出货量难以提升的状况下,台厂将继续朝「质」与「尺寸差异」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