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首要國際大事,無非美國總統川普於今(21)日重返白宮,宣示力行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徵收關稅與製造業復甦等政策,「關稅壁壘、貿易戰、供應鏈重整、政策不確定」將成為4大關鍵字,牽動全球未來幾年的主要變數。
|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在川普就職今日同步剖析,企業該如何在供應鏈新局定位突圍,將是今年最大課題! |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同步剖析,對於「美國製造」企業祭出投資研發獎勵,與擴大《減稅與就業法案》(TCJA)、美墨加協定(USMCA)、美/日/東協供應鏈聚落等,企業該如何在供應鏈新局定位突圍,將是今年最大課題!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總裁柯志賢表示,由於美國揚言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並研議取消中國大陸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PTNR),可能導致平均關稅升為60%,讓國際經貿版圖再掀波瀾。
台灣進口美國產品的關稅,也可能由3%增加至10%;加上台灣對美國出口額已超越大陸(不含香港),對美貿易順差也持續擴大,可能引起更高關稅的政策壓力,增加台灣出口商品成本負擔。
勤業眾信國際租稅負責人徐有德進一步指出,基於川普2.0致力於縮小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逆差,將以更「右傾」的態度推行新政,高機率會再次祭出高關稅及進出口管制措施,藉此吸引關鍵技術和製造能力回流。
尤其對於半導體、電動車、電池及太陽能等關鍵供應鏈的政策主軸,偏向「回流美國本土」,與拜登政府推動的「友岸外包」截然不同,將對於台灣電子製造及半導體產業的國際布局產生深遠影響,可能面臨先進製程必須提前迫遷至美國的壓力。
此外,截至2024年11月,台商對外投資總額已達280億美元,主要集中於美國及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及印度等東南亞地區,逐漸形成東南亞、美國及日本的區域供應鏈聚落,包括:
(1) 「東南亞地區」:台商聚焦通訊設備及電腦周邊設備產業,該地區以龐大的內需市場、豐富的人力資源及完善的國際協定網絡吸引投資,成為電子產業外移的重鎮。
(2) 「美國」:半導體業成為台商布局的核心,得益於晶片法案及IC設計技術的應用優勢,進一步鞏固高科技產業鏈並實現供應鏈本地化。
(3) 「日本」:台商聚焦半導體及被動電子零組件產業,借力日本在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超過五成的市占率及穩定的電力供應,打造產業升級的戰略支點。
透過全球產業聚落的建構,台商不僅鞏固國際競爭優勢,也為未來的市場拓展奠定堅實基礎。惟須注意墨西哥、泰國、斯洛維尼亞、奧地利及加拿大位列「川普風險指數」前五名,可能面臨報復性經濟措施的潛在風險,審慎制定投資策略以應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