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2030年國際淨零碳排目標逐年接近,雖有企業將之視為不利跨國競爭的無形壓力,卻也有業者已藉此順利轉型,甚至視為業務成長動力。如依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Stefan Hartung最新公佈初步營收數據便顯示,該集團2021年總營業額成長10%,達788億歐元,已超越2019年疫情前水準。在匯率調整後,全球科技及服務領導廠商年度營收成長達11%,稅前營業利潤(EBIT,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s)總計達32億歐元,營業利潤率將自去年的2.8%增至4%,並歸功於集團近年來一連串積極投入氣候減碳行動。
|
估計全球電池市場規模年增幅達25%,博世攜手福斯汽車,投入供應電池芯量產生產系統 |
「縱使受限於供應鏈瓶頸及原物料價格上漲,造成成本負擔等眾多挑戰,博世去年的營收表現仍超越預期水準。」Hartung進一步指出,博世身為眾多領域的科技領航者,除了持續以此為目標前進,並延續在重點領域的巨額投資策略。僅在今(2022)年就,將投入10億歐元於微電子及電動交通領域;同時擴大與其他產業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例如日前便公布與福斯汽車(Volkswagen)的自動駕駛合作聯盟。
接下來Hartung更期許在多國積極推動碳中和經濟下,不僅能為生態做出貢獻,更能帶來實質經濟效益,博世集團本身就是最好的例子,不僅在競爭中居於強勢地位,且將氣候行動轉化為引領業務成長的主要原動力。舉凡交通解決方案、工業自動化,乃至樓宇科技及家用電器等,皆得力於聯網科技及人工智慧,以進一步提升能源效率。
目前正致力於實踐歐盟的「綠色新政(Green Deal)」計畫,其事業群以多種措施對抗氣候變遷,自2020年Q1起,博世全球400個據點均已達成碳中和;預估到了2030年還將針對從採購到產品使用的供應鏈上下游減碳15%。
尤其看好電氣化趨勢將刺激更多領域的業務成長,包含近年來在家用熱泵及工業科技中的電動傳動系統業績,皆呈雙位數成長;電動交通領域也為博世帶來數十億的商機,自2021年底開始,博世已開始生產最高能延長電動車續航力6%的碳化矽(SiC)功率半導體,未來還將進一步探索電動交通的成長潛能。
如估計全球電池市場規模年增幅達25%,燃料電池將在轉型再生能源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計劃於2024年投入逾4億歐元發展固定式燃料電池(solid-oxide fuel cell, SOFC),再加碼投資6億歐元開發移動式燃料電池;同時攜手福斯汽車,投入供應電池芯量產生產系統,被專家視為交通碳中和及大量生產永續電池的重要里程碑。Hartung說:「我們的共同目標,是讓歐洲供應商成為電池量產的成本及科技的領導者。」
同時積極強化、鞏固博世在汽車軟體市場的領導地位,並為此制定相應策略。據統計,目前博世交通解決方案事業群每年在全球汽車上共裝載超過2億個使用其專屬軟體的控制元件,並預估汽車軟體市場規模將於2030年成長至2,000億歐元。
博世新任交通解決方案事業群主席暨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Markus Heyn進一步表示:「基於該市場的雙位數成長潛能,博世在汽車化身網路節點的演進中將可望受惠。」旗下全資子公司易特馳(ETAS)將自今年起,統籌開發車用獨立應用軟體,提供汽車通用的基礎軟體、中介軟體、雲端服務以及開發工具。
今年一月博世還正式與福斯汽車旗下軟體子公司Cariad合作,新成立跨域電腦解決方案部門將為駕駛輔助及自動駕駛等功能,打造車用特殊應用軟體。Heyn說:「我們希望加速讓部分自動駕駛及全自動駕駛成為日常,並樹立相關標準,嘉惠其他汽車製造商。」
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暨財務長Markus Forschner指出:「目前博世投資前瞻創新領域,集團跨越產業、地域的多元化產品布局再次看到具體成效,各事業群營收在全球供應鏈瓶頸困境下皆逆勢成長。」其中工業科技事業群業務受惠於機械市場復甦,營業額為61億歐元,名目及實質營收皆較上年成長20%。
對比2021年全球經濟成長約5.5%,博世預期2022年增幅將為4%~4.5%。縱使多數國家加速疫苗施打,博世預估新冠肺炎將持續在2022年對社會及經濟造成龐大負擔。此外,供應鏈瓶頸未解,原物料、初級產品、運輸價格上漲持續延燒,將影響全球經濟甚鉅,衝擊各級產業,汽車產業尤其首當其衝。
同時,通貨膨脹的陰霾也將籠罩各級產業前景。若無其他外在因素影響,預期博世在2022年業績將持續成長,稅前營業利潤將至少持平。在上述挑戰之外,Forschner仍對未來抱持樂觀態度:「博世有相當穩固的財務基礎,足以投資策略重點領域、持盈保泰。」在各產業及地區中領先市場,依舊是博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