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在2012年可說是享盡了話題熱潮的洗禮,不管是正面抑或是反面的評價。挾帶著跨平台、相容性高、支援嵌入視訊等特性,原本以為能夠借助Facebook這位頭號大粉絲的力量一舉將HTML5推升至更高的位置,但卻突然被Facebook反將了一軍,宣佈放棄其基於HTML5技術開發的iOS App,鐵心轉回Native App。雖然話題又再度被點燃,但也讓市場對於HTML5的發展性留下一個Question Mark。
|
HTML5遊戲能夠打敗native app遊戲嗎? BigPic:615x334 |
HTML5的跨平台特性的確吸引到非常多的目光,標榜只要支援HTML5就能夠讓智慧手機、平板電腦、桌上型電腦等之瀏覽器擁有相同的網頁體驗,截至目前已有不少的遊戲開發商開始著手製作基於HTML5技術的遊戲。在以往遊戲開發商想要將iOS上成功的遊戲作品移植為Android版本就必須大費周章,但透過HTML5似乎一切都變得簡單了。藉由網路瀏覽器來推廣HTML5遊戲便能讓使用者免除掉安裝這項步驟,遊戲開發商也能夠快速地將遊戲作品發佈到不同的平台上。
不過跨平台這項特性亦是雙面刃,由於不同平台的硬體設備條件皆不相同,以至於呈現出的效能無法達到一致性標準。畢竟對於使用者來說,一項技術再強大、再先進都不是所要專注的重點,能夠真正獲致一個最佳的遊戲體驗才是使用者所需。再加上Android陣營的硬體製造商眾多,各家為了凸顯機種獨特性,變更內建網路瀏覽器的顯示功能似乎已經是默認的常規,導致不論在網頁解析度或是內容呈現的部份比起iOS裝置存在著更多的問題,想要針對不同Android設備進行瀏覽器相容度之QUALITY ASSURANCE,對於HTML5開發無疑是最大的痛處。
除了瀏覽器相容度的問題,基於HTML5技術所開發之遊戲目前仍存在著音效支援度不高、行動設備平台的canvas渲染效率偏低、智慧手機瀏覽器不支援WebGL、無法像Native App能夠輕易調整硬體相關設定、開發框架及環境尚未成熟等問題。畢竟遊戲開發商並不希望針對HTML5技術所開發的遊戲比起Native App遊戲,無法完整呈現給玩家絕佳的體驗效果,因而影響了銷售成績。
雖然HTML5在2014年之前可望成為下一代網頁語言標準,亦仍需像iOS的App Store或是Google Paly Store這類的軟體商店來整合推廣基於HTML5技術開發的應用程式或遊戲,以便達到大量曝光的效果。再來,並非所有遊戲都適合採用HTML5技術來開發設計,必須開發能夠符合HTML5特性(跨平台、無需下載、載入時間快、遊戲開發商與玩家同步以便持續更新遊戲版本等)的遊戲才會是最佳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