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全球IC設計產業位居要津,每年產值高達上千億新台幣;不過,面對晶片元件密度每18個月增加一倍的摩爾定律「魔咒」,IC設計業者無不彈精竭慮,尋求有效縮短IC設計周期和產品上市時程的方案。「電子設計自動化(EDA,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解決方案是IC設計普遍運用於前端研發的工具;如果能由EDA著手,開發更快、更好、更便宜的EDA運算環境,無疑是提高IC設計競爭力的利器。長期投入Linux研發的台灣IBM公司,以Linux平台配合EDA解決方案,打造「EDA隨需應變解決方案(EDA on demand)」,將可協助台灣IC產業。
|
/news/2004/04/22/1736251022.jpg |
根據國際研究機構調查顯示,2003年有四成的IC業者採用Linux作業環境,較前年成長兩倍,估計2005年將擴增至六成,成長速度驚人。EDA工具是IC設計業者進行模擬、驗證、測試時的必備工具,但晶片愈來愈小,電路元件卻日益精密複雜,IC設計業者必須能儘快掌握EDA工具和相關創新應用;而由此衍生的高成本和高效能運算環境需求,成了業者首要面對的艱難挑戰。近年來,因為Linux的開放特性,可在不同硬體平台進行最佳化,加上穩定、高效運算、價格合理等附加價值,成為IC設計業者追求「更好、更快、更便宜」EDA運算環境的最佳選擇。
IBM指出,在現今的系統作業平台中,Linux的演進速度最能掌握IC產業的快速變化,加上其穩定、高擴充性、優異價格功能比等特質,讓越來越多IC產業客戶將其EDA轉移至Linux平台。而IBM自2000年起宣誓全力擁抱Linux,除了投入研發團隊並耕耘社群外,更針對不同產業開發Linux平台的解決方案。其中,IC設計產業EDA的Linux平台應用在全球已有多個成功案例:以IBM x系列伺服器搭配 Linux作業平台建置的晶圓廠自動化管理系統,即因IBM高效能的軟硬體組合且無須支付作業軟體授權費用,而提昇了10%的效能/價格比與系統穩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