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中,3DTV就要在台灣上市了!但是3D顯示技術仍然分歧,令人宛若霧裡看花。不過,工研院電光所推廣經理蔡雅琦說,2010年以降,技術的主流已逐漸浮出,以眼鏡式3D技術為例,目前市面上有量產的廠商,幾乎都以快門式眼鏡技術為主。
面對3D風潮,即使看中商機,許多業者仍然選擇按兵不動,甚至退縮,原因正是因為各家自擁技術意欲稱王,唯恐太快投入導致失敗。Philips就是個血淋淋的例子,曾率先推出42吋裸眼式3D電視,在當時引起分析師一片好評,但卻因為其所選擇的技術,螢幕外覆蓋的雙凸透鏡成本太高,且苦候不到3D內容的普及,因而壯士斷腕選擇放棄3D市場。
有了Philips的前車之鑑,現在檯面上數得出來,投入3DTV量產的廠商,無不四處施力,意圖藉由跨產業的整合,鋪天蓋地替消費者製造出3D影音欣賞環境。其中在整合上最具優勢的就是Sony,不但自身擁有影視娛樂公司可以發布3D影音內容產品,更能透過韌體更新,將廣佈世界各地的PS3主機直接升級成為3D播放器。除此之外,Sony也積極和影視業者合作,與Discovery、IMAX簽約推出全天候的3D電視頻道,今年ESPN轉播世足賽,也是由SONY提供支援。
面對Sony從家庭到影藝工業的佈局,其宿敵Panasonic也有相應準備。自身實力不如人,就尋求該領域的強者進行策略聯盟。在《阿凡達》上映之際,就是Panasonic取得先機成為合作夥伴;而在遊戲方面,則找來NVIDIA,藉由NVIDIA所開發的3DTV Play軟體,使用PC介面的遊戲玩家,可將搭載GeForce繪圖處理器的電腦,藉由HDMI1.4介面連接到3D電視。韓國廠商也動作不小,Samsung投資好萊塢夢工廠開發藍光影片內容,LG則選擇進軍歐洲市場。
目前,3D的硬體、軟體標準,除了藍光3D內容已經公佈外,其他都仍在積極佈局當中。蔡雅琦說,2012年,各項標準可望制定完成。未來,誰能掌握規格的走向,誰就能藉由3D航向顯示新藍海,鹿死誰手還未分曉,但,可以想見的是,同時掌握硬體和軟體資源的廠商,講話一定比較大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