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生署統計,大約每13分鐘就有一個國人因癌症過世,世界各國無不積極尋找治癌良方。過去,電子產品所產生的「電磁波」一直是民眾避之唯恐不及的致癌物,不過,現在可能要反其道而行,因為透過更精密細微的零組件,「電子致癌」可能要轉化為「電子治癌」了。
美國、日本正在發展「癌症探測犬」,透過狗兒靈敏的嗅覺,早一歩嗅出癌細胞所產生的蛋白質氣味。這是因為生物體的嗅覺結構相當複雜,人可以藉由氣味味源物質與嗅覺感應細胞的結合,判斷出350不同的氣味。人體中約有4000萬個嗅覺感應細胞,而狗則有10億個,難怪狗的嗅覺判斷非常靈敏。
要設計出逼近生物嗅覺能力的感應設備,並不是直接檢測分子,而是讀取部份的分子結構。以色列科技學院研發的「電子鼻」,就是一種強調逼近生物嗅覺能力的奈米感測器陣列,在矽基板上採用金奈米粒子(gold nanoparticle),電極上覆蓋的奈米粒子會因為吸附呼吸中的癌細胞分子而改變電流傳導,並依照不同傳導來區別癌症種類、甚至是早期症狀。
其實,現在實驗室中的氣相色譜分析已經算是普遍,但是由於在機體中需要安裝氣罐,體積一直無法有效縮減。如果使用MEMS(微機電系統)技術,就可以有效縮減感測器的體積。如瑞士學者就利用MEMS技術開發含原子力顯微鏡的懸臂,氣體吸附於高分子膜上會造成變形,藉由不同的弧度以偵測濃度。在同一封裝內如置入多個懸臂,就可以達成感測多種氣體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