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DRAM廠華亞、茂德等相繼開始採用90奈米製程生產,國內DRAM產業也正式跨入奈米製程世代,但是有了去年0.14微米微縮至0.11微米的慘痛教訓,國內DRAM廠這回在奈米世代的進程就顯得小心翼翼,拉長在前段試產的學習曲線時間,以期未來導入量產後,可以較平順的拉大產量。不過國內業者在奈米製程的研發中,除了南亞之外,都還是要靠國外大廠技轉,未來這條追求奈米技術之路走的好不好,已經成為各業者未來有沒有競爭力的關鍵。
其實全球DRAM市場的競爭力移動,由早期的美國、日本與韓國等業者主導,2002年以來,台灣已經是全球最主要的DRAM生產地區,今年台灣三家DRAM廠的總產能,已經高於南韓的總產出量,更代表台灣業者近幾年來在十二吋廠的投資上有了很不錯的結果。只是有了十二吋廠後,在追求自有技術的路上,卻還是步履蹣跚,除了南亞可以擁有自有技術外,其它如力晶、茂德與華邦,90奈米世代還是要靠國外大廠技轉。
以南亞為例,投入先進製程研發的確要花費許多財力、人力與物力,2004年南亞獲利不如預期的原因之一,就是提列了龐大的技術投資費用。未來若自行興建十二吋廠,少了龐大的技轉費用及權利金支出,的確可以更有效率的回收投入資金,何況是在現在人人皆有十二吋廠的時代。
所以若由技術層面來看國內DRAM廠的競爭力,十二吋廠已不再是重點,因為大家都有十二吋廠,接下來要比的,就是在技術微縮工程的演進,誰在最快時間內導入新製程,誰就是下一製程世代的DRAM一哥。既然DRAM廠大老闆如此重視股價表現,好好做好奈米技術的量產準備,相信屆時市場自然會給一定合理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