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製造業和半導體製造業是目前工業機器人應用的最主要領域,隨著科技的進步,除了製造業,乃至於人類日常生活中對於機器人的需求都正在成長,未來各式各樣的產業都有自動化的可能,自動化已是主流議題。而工廠的自動化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益,正處於一個革新性的階段。
|
資源相對薄弱的台灣企業,明顯地不適合單打獨鬥,發展自動化產業需要以結盟互惠方式,切入市場。 |
工研院IEK機械與製造系統研究部研究員黃仲宏指出,中國大陸的經濟實力,加上不容忽視的內需市場規模,讓其在工業機器人的裝置量上,是除了東協國家外,另一個世人矚目的焦點。台灣當前在外貿的拓展面臨瓶頸,對於中國市場的拓銷成為廠商出口市場的重要佈局。然而,東亞各國早已注意到中國大陸日漸強化的角色,並先後拓展與佈局中國。其中,東北亞的日、韓相當積極,而此二國甫於歷史、經濟關連性等因素,也與台灣在工業自動化產業的發展戰略息息相關。
台灣多軸工業機器人的裝置量,未來2年的年均量為6,100台,這與亞洲國家的前三名,日本、中國大陸、南韓,每年平均二萬台至三萬台的裝置量有一定的差距。缺乏市場縱深及產業規模的台灣機器人產業,不一定要跟隨德日大國去發展出一具具推陳出新的各式機器人;高知識含量、高附加價值的技術服務應該是這個產業發展上的重要選項。也就是說資源相對薄弱的台灣企業,明顯地不適合單打獨鬥,需要以結盟互惠方式,切入市場。
依據美國MarketsandMarkets的分析,工業機器人應用在工控和工廠自動化的全球市場規模,將從2014年的250億美元成長到2020年的391億美元,CAGR(年複合成長率)為7.75%。2013年,亞洲地區的工業機器人的市場規模為90.3億美元,佔全球市場規模的40%,預估亞洲地區的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在2020年將達到164億美元,2014年到2020年的CAGR為8.50%。
另外,根據國際機器人聯盟(IFR)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多軸工業機器人的裝置量為178,132台,這個數字創下近年的新高,2008年-2013年裝置量的CAGR為12%,未來3年每年成長率可望在6-10%,中長期值得期待。國際機器人聯盟分析其成長因素來自中國製造業對於工業機器人的需求。而從其統計的工業機器人裝置量也可明顯地看出,中國大陸在2013年已是全球裝置需求最高的國家。而在對全球主要市場的出口上,它的競爭力也可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