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美與西歐已出現一股趨勢,許多消費者自發追蹤生活中不同面向,包括日常活動、生物識別(biometrics)特性、睡眠與心情。生活紀錄(lifelogging)是量化生活的一種,也是一股逐漸風行的趨勢。然而就健身與個人健康而言,穿戴式電子產品提供了一種機制,讓消費者能夠量化健身活動與重要生理徵兆。
|
歐美有愈來愈多人自發地追蹤自己的種種健康指標(Source: www.cyborgtribe.net) |
Gartner研究總監 Angela McIntyre分析指出,在量化生活(Quantified Self)趨勢之下,美國已有69%的成人持續為自己或親人追蹤某種健康指標,例如:體重、飲食、運動習慣或疾病徵狀。在最為熱中此類追蹤活動的族群當中,全球有超過90%的消費者團體會舉辦聚會,以分享個人經驗與做法(www.quantifiedself.com)。
消費者想要提升體能並管理個人健康狀況的慾望,是促使他們購買穿戴式裝置的主要動力。擔心過重、罹患心血管疾病或者失眠等健康方面的疑慮,都會驅使消費者購買穿戴式監測器。雖然消費者可能同時管理多種健康指標,但最常見的疑慮仍是擔心體重過高。因此,過重人口數量也就相當於追蹤至少一種健康指標者的人數。
Angela McIntyre認為穿戴式產品的採用將分為三大消費族群:因健康疑慮管理體能的族群、「保健」迷以及健身迷。每個族群的普及率不同,也會隨地區而有所差異。假設2013年一般穿戴式裝置平均售價為149美元,至2016年將降至99美元。健身與個人保健用穿戴式電子裝置,2013年全球總營收為16億美元,至2016年將增至5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