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成式AI改變各行各業的應用面向,為了協助產業掌握AI科技產業趨勢與未來商機,工研院在6月19~20日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生成式AI驅動科技產業創新與機遇系列研討會」, 由工研院產業分析師團隊深入剖析生成式AI科技應用四大關鍵議題、生成式AI引爆電子零組件新商機、生成式AI潮流下半導體之趨勢與商機等主題;同時也邀請產研專家共同參與研討,以期從多元思路助力產業發展趨勢和市場脈動。
|
圖為工研院今日研討會第一場次講者群聯電子技術長林緯(左一)、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石立康(左二) 、台灣智慧雲端趙逢毅(右二)、工研院資通所組長李青憲(右一)合影。(攝影 / 陳復霞) |
首先登場的「生成式AI科技應用四大關鍵議題」,從生成式整體市場切入,聚焦於現已成形的AI伺服器供應鏈及今年初登市場的各式AI PC產品,分析相關硬體發展方向與後續市場商機;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經理石立康指出,生成式AI技術開啟「白領賦能」的新頁,教育程度越高者未來在工作自動化提升程度也越高;同時從語言逐漸走向多模態發展。也將分析產業GenAI應用模式,區隔出適合本土的相關技術,提出發展GenAI專屬領域應用的四項策略及應用落地作法。AI雲端晶片由輝達(NVIDIA)領先優勢,也正與台灣生態系合作,從關鍵元件提供商變成高速運算系統的主要供應商。全球因考量「主權AI」,亦即各國應掌握自有專屬的大語言模型,作為核心科技的趨勢下,致使需求不斷成長。至於AI PC發展以降低推論時間、降低(雲端應用)成本、隱私及資安為要點,唯有創新應用才能推動市場。
工研院資通所組長李青憲指出,工研院積極推動生成式AI的產業應用與落地,與外部產學研單位構建本地生態系,瞭解業界需求。除聚焦在地端專屬領域,也以生成式AI升級現有應用。未來將價值定位在「產業自動化」與「企業決策」兩類應用,整合最新國際模型/工具/技術架構,他強調比起加大模型,資料量及高品質更有競爭力,投入培養資料的優勢是關鍵;敏捷以AI發展AI,滾動規劃調整以期最終協助百工百業導入成功。
本場次同時邀請業界專家闡述觀點,台灣智慧雲端(TWSC)總工程師趙逢毅表示,當前的開源與閉源模型能力已相當,GPT-4的語言理解和生成能力達到新高度,並具有處理多種數據形式的多模態能力,已開發一系列FFM家族模型適合於各類不同應用,而台智雲與華碩合作推出規模化AI Foundry Service(AFS)服務,可提供專業技術支持和諮詢服務,並具備高效的資源管理系統,協助企業迅速導入可信任性的生成式 AI 落地應用;並指出在大語言模型中的醫療、法律及軍事方面應用特別重視隱私及資安功能。開源模型進入多模態時代帶來新挑戰,FFM家族模型在繁體中文處理方面表現出色,AFS提供全面AI解決方案協助企業數位轉型。
此外,群聯電子技術長林緯提及打破生成式AI落地障礙的關鍵技術,深入探討aiDAPTIV+方案的技術細節和相關生態系統的發展。他認為部署成本昂貴限制了生成式AI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形成企業採用時的障礙。針對市場特定需求,群聯推出結合深度及廣度的aiDAPTIV+方案,旨在通過利用NAND Flash技術擴充高帶寬記憶體(HBM),從根本上降低成本。並發展新的AI Workstation產品概念,讓中小企業也可負擔合理硬體投資來執行大型語言模型相關工作。經由實例展示如何有效解決成本和可擴展性的挑戰,從而實現生成式AI技術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