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設計是台灣科技業中,以破壞式創新模式崛起的產業,市佔率排名世界第二,但隨著產品生命週期縮小,製程成本增高,加以中國挾廣大市場崛起,台灣IC設計產業的未來如何延續?工研院資通所所長吳誠文昨(4/8)表示:「培育人才是當務之急」。
|
工研院資通所長吳誠文表示,IC產業能否再續十年榮景,關鍵正在人才。 |
吳誠文認為,IC設計產業不可只看眼前榮景,若不積極培養接班人才,「有可能二十年後就出現人才斷層」。清華大學教授徐爵民加以說明,學界與產業的合作必須更加擴大,比如開放博士生進入工研院做研究,就是一種作法。這可從台灣IC設計產業的發源說起。
1980年代的RCA技術移轉計劃,是台灣IC設計產業的醞釀期,訓練出台灣第一批IC設計師,都是如今科技業檯面上響噹噹的名號,諸如謝錦銘、蔡明介及王國肇…等人。爾後,聯華電子、台積電、聯電等半導體科技公司的出現,創造了1990年代IC設計產業崛起的機會,如今,台灣IC設計產業已是全球市佔率排名第二大的國家。
不過,中國大陸的IC設計產業興起,在整體半導體產業中積極向資本市場移動,現在的中國大陸,至少有10家以上有上市計劃。加以產業進入門檻高,產品上市壓力加劇,股王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就曾以「一代拳王」來警惕IC設計產業,一味追隨市場推出成熟型產品,缺乏長線研發佈局,並非長遠之計。在產值上,台灣是世界第二,但技術競爭力卻遠遜於此。
除了培育人才之外,吳誠文並提出IC設計產業後續值得關注的技術,就是3D IC,創意電子石克強則表示,未來40年內,IC產業必須加強與人類的生活習慣產生連結,如醫療電子、3C產品等,讓IC設計的應用與市場實際需求緊密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