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雙列CFET結構全新標準單元結構 推動7埃米製程
 

【CTIMES/SmartAuto 王岫晨 報導】   2024年12月09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598】

在本週舉行的 2024年IEEE國際電子會議(IEDM) 上,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展示了一項突破性的技術創新:基於互補式場效電晶體(CFET)的雙列標準單元架構。這種設計採用了兩列CFET元件,並共用一層訊號佈線牆,成功實現製程簡化與顯著的面積縮減,為邏輯元件和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開闢了微縮新途徑。

這張特寫為一顆單片式CFET技術展品的穿透電子顯微鏡(TEM)影像,該元件製於imec的12吋晶圓研發無塵室(A. Vandooren等人,2024年IEEE國際電子會議)
這張特寫為一顆單片式CFET技術展品的穿透電子顯微鏡(TEM)影像,該元件製於imec的12吋晶圓研發無塵室(A. Vandooren等人,2024年IEEE國際電子會議)

根據imec的設計技術協同優化(DTCO)研究,相較於傳統單列CFET,雙列CFET架構將標準單元高度從4軌縮減至3.5軌。在SRAM單元的應用中,這種設計可實現 15% 的面積縮減,若與14埃米(A14)奈米片技術相比,雙列CFET架構的SRAM面積甚至縮減超過 40%。埃米是1奈米10分之1的長度單位。

該技術的核心在於雙列CFET元件共用一條中間佈線牆(middle routing wall),省去了製造極高深寬比通道的需求,進一步簡化了中段製程流程並降低成本。此外,imec的虛擬晶圓廠概念和實驗室技術驗證,證明此新架構能與現有製程技術順利接軌。

imec在會議上展示了一顆功能性單片CFET元件,其晶背具備直接連接到底部pMOS元件源極/汲極的接點。這項創新採用了極紫外光(EUV)圖形化技術,確保晶背的功率與訊號佈線密度,並實現了晶圓正面與晶背接點的高精度對齊(精度小於3奈米)。

imec的DTCO研究計畫主持人Geert Hellings表示:「從7埃米邏輯節點開始,CFET元件的應用將取代環繞閘極(GAA)奈米片架構,並為功率、性能和面積(PPA)帶來全面提升。透過虛擬與實驗製程的結合,我們能確保CFET架構在設計與製造間達到最佳化。」

Hellings進一步指出,雙列CFET架構在邏輯和SRAM單元的設計上,每3.7個場效電晶體僅需一個中間佈線牆即可滿足訊號連接需求,這為未來技術節點的微縮提供了強大支持。

隨著半導體業界逐步進入7埃米及以下節點,元件微縮正面臨物理極限的挑戰,而設計技術協同優化(DTCO)正成為推動技術演進的關鍵工具。imec此次展示的雙列CFET架構,不僅為提升元件密度與性能提供了具體方案,還以其製程創新和可靠性驗證,為CFET在邏輯技術中的量產化鋪平了道路。

關鍵字: 先進製程  晶圓製造  晶圓代工  imec 
相關新聞
Intel Foundry使用減材釕 提升電晶體容量達25%
imec推出無鉛量子點短波紅外線感測器 為自駕和醫療帶來全新氣象
半導體業界持續革命性創新 有助於實現兆級電晶體時代微縮需求
VSMC十二吋晶圓廠於新加坡動土 預計2027年開始量產
新思科技與台積電合作 實現數兆級電晶體AI與多晶粒晶片設計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汽車微控制器技術為下一代車輛帶來全新突破
» 以馬達控制器ROS1驅動程式實現機器人作業系統
» 推動未來車用技術發展
» 節流:電源管理的便利效能
» 開源:再生能源與永續經營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39.239.25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