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開展在即(6/1至6/5),1,750家廠商,4,700個攤位於4個場地展出的規模,在商機上,主辦單位預期能超越去年的200億美金;對於外界關心COMPUTEX能不能超越CeBIT成為世界最大資通訊展覽,能否維持與產業間的緊密互動正是關鍵。
近年,數位匯流風潮讓各大展覽的展品範圍日增,而展覽之間的分野也漸趨模糊;以今年COMPUTEX開出的重點展覽項目而言,幾乎每項都是不知該分為何類的「混血產品」;也能看出在4C時代,資通訊產業重要展覽的轉變風向。
不過,2007年驗收、自2008年加入展覽行列的世貿南港展覽館,似乎並未如預期將COMPUTEX一舉推上世界第一的高峰;雖然轉型综合性展覽,但掌握己身的優勢進行切入也是重要策略。借鏡沒落的美國拉斯維加斯COMDEX、上海CeBIT Asia,除了受到新興展會的排擠、經濟不景氣甚至911事件的影響之外,未隨著產業趨勢的改變靈活調整,也是風光不再的原因。舉例而言,IT產品推陳出新的速度不斷加快,以年為頻率的展會,就應多著重新趨勢的發表,而非完全倚重面向市場的3C產品。
此外,展會與媒體間「魚幫水、水幫魚」的關係,也不可忽略,2006年,中國媒體以尖銳字眼「沒產品、沒人氣、沒發展」來形容沒落的CeBIT Asia;而2002年的COMDEX更在開展前就遭受分析師無情批判:「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不預期會有新意」。COMPUTEX位於IT產業集中的台灣,自家媒體多半相當捧場,此外,靠近中國市場,在產業鏈以及地理位置方面,都頗具優勢。
雖然靠近中國市場,在過去替COMPUTEX帶來不少好處;不過中國正在發展中的展覽亦不可小覷,CeBIT Asia雖然已經沒落,但以消費性電子產品為主軸的SINOCES可能是值得密切注意的競爭對手。對於一向能清楚呈現市場需求的COMPUTEX來說,除了有台廠撐腰之外,也必須同時掌握外商甚或中國廠商的高度參與,並兼顧涵蓋範圍,才能在瞬息萬變的資通訊產業中繼續閃耀下一個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