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出席台北國際半導體產業展時表示,半導體廠投入筆資金進行先進製程技術的研發,但是使用到這些新製程的應用卻是愈來愈少,2000年以來,半導體市場年複合成長率僅維持在高個位數(high single digit),預計未來十年至十五年間,半導體市場年複合成長率還是會維持高個位數,不過個別公司反而有機會有二位數以上的成長。張忠謀也提及,台灣及大陸間不應該只是零和遊戲(zero-sum game),反而應該透過創新及原創、共同合作、策略思考等方式來開創新局。
由台灣半導體協會及台北市電腦公會主辦的第一屆台北國際半導體產業展,昨日於世貿一館舉行開幕典禮,包括台積電、聯電、日月光、矽品、南亞科、華邦、力晶等國內半導體大廠均熱烈參與盛事。台灣半導體協會理事長黃崇仁邀請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發表專題演說,張忠謀也對台灣半導體的歷史緣由及未來發展,提出精闢看法。
張忠謀首先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三十年來,已形成了很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並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佔有一定的重要角色,台灣現在不僅是全球重要晶片的生產重鎮,也為許多人創造了很好的就業機會及環境。
張忠謀也以2000年為產業發展的分水嶺指出,在2000年以前,半導體市場是以17%的年複合成長率,每年都有很好的成長力道,但是2000年之後,半導體市場的年複合成長率,卻一直維持在高個位數的區間,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製程發展還是依循摩爾定律(Moore’sLaw)在發展,高階先進製程的開發成長不斷提高,但是晶片卻已經不再採用最高階的先進製程,所以也影響到半導體市場的年複合成長率。
張忠謀解釋,目前建一座晶圓廠大約要30億美元,每年投入的研發費用成本也是10億美元規模,先進製程現在跨入90奈米、65奈米,相信未來45奈米及35奈米也會被研發出來,但是現在主要應用在手機或個人電腦的晶片,卻不一定都要使用到這些高階製程,所以不僅2000年以來半導體市場的年複合成長率在高個位數,未來十至十五年間,年複合成長率也會在這個區間,不過個別公司業績成長性,還是很有機會可以高過整個市場的成長率。
張忠謀在演說的最後,也針對台灣及中國間的競合關係發表看法。他表示,應該要突破限制,台灣及中國間的關係不應該只是零和遊戲,而是要建立雙贏的局面,所以對台灣半導體業者來說,可以透過三個方向建立自己的定位:一是利用創新及原創(Creativity &Originality)來達到世界級水準;二是要透過共同合作,建立出一個龐大的規模(grandscale);三則是要有策略性的思考(Strategically Thinking),用更多的角度去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