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創新已經成為現今的許多產業積極求新求變的路徑,工研院今(13)日舉辦《創業超新星-看見未來14家獨角獸》新書發表會,由4家新創公司從技術、產品及服務來分享創業歷程與心得,強調「追求創新、鎖定市場需求、了解問題源頭、堅持不懈」是創業的不二心法,同時也鼓勵大家勇於追求夢想,以厚創新走出一條創業之路,開發新藍海市場。
|
工研院《創業超新星-看見未來14家獨角獸》新書發表會,與會貴賓合影。(攝影/陳復霞) |
起而行綠能總經理簡金品形容創業要有跳崖的勇氣,該公司投入綠能產業拼命努力活下去,至9/15已註冊一年,他表示從早期制定電動車充電系統的相關規範,扮演總教練的角色,到後來技轉企業表現未如預期,與車廠需求的服務有差距,便進而投入其中,期望帶動產業鏈的發展。隨著國際規範不斷精進,新車型搭配的電池管理系統也不一樣,以及即將爆發的電動車商機,簡金品強調該公司不只是會充電技術,更懂得如何充電是強項,畢竟去年的技術到了今年未必可行。
福寶科技以外骨骼機器人協助身障者重新站立,創辦人巫震華認為創業輔導機制很重要,工研院提供的資源不僅是大方向及生態系,甚至包括如何設立公司等實務,此外,福寶正邁向國際化,透過工研院駐歐美及日本等地的據點,協助打入當地的市場,目前在日本關東、關西地區已有合作醫院採用產品,同時也在香港設立公司,東南亞預計年底有成。他強調產業是動態的,對於市場必須靈活因應。
兆晟奈米鷹眼級檢測讓半導體缺陷無所遁形,技術長何信佳表示,把技術變成產業不容易,管的不只是技術而已,還必須思考市場目標,而人、資金及物都必須兼顧,工研院提供軟硬體及精神等各種支持,讓人有往前跨步的動力。他強調顧客需求為優先前提,例如他羨慕紅色跑車,但考量到家人會選擇廂型車。提及創業難免遇到焦慮、壓力及處事瓶頸,他以「定、靜、安、慮、得」來勉勵科技人,在美好的大目標之下設定小目標,逐漸達到夢想及目的。
創淨科技創辦人陳建宏說明公司緣起於協助救災的發想,創淨採用電化學技術,重組水分子轉變成為高活性氧消毒水,安全、即時的製造來解決緊急淨化水質的需求。他形容自己投入創業是「堅持的傻子」。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創業是一條辛苦的路,但成就感也高。創新比競爭更有價值,成就感會更高,台灣要從傳統的競爭思維轉向,在科技研發上要從問題源頭尋求突破和創新,而工研院也將配合政府5+2產業創新,以科技創新能量(Technology innovation)帶動價值創新(Value innovation),運用藍海思維創造市場並找到新戰場,帶領台灣產業進入下個里程碑。此外,他以2000年當時的公司雖然軟體技術到位,但時逢網路泡沫導致失敗的自身案例說明,必須注意市場是否已到位。他認為可以從失敗中學習,但要減少失敗的機會。技術如何找到對的市場及時機是要點。
劉文雄以股神巴菲特的話勉勵所有的新創者:「短期市場是選美,長期市場是舉重」,他希望所有的新創公司可以贏得選美比賽、擁有健美的身材,並且最後可以達到舉重的程度,成為實力堅強的企業。企業思考必須跳脫既有的框架,或退一步找到需求及有何解決方案,並運用工研院的寶藏。
經濟部次長龔明鑫表示,工研院新創公司家數累計已達270家,成功率達90%以上,存活率高。對於新創公司,工研院不僅可提供資金協助,還能結合強大的研發能量、尋找必要的資源,鼓勵新創公司的設立讓工研院不斷有活水流動,帶來良性循環。經濟部積極從人才、創投、法規等機制著手推動新創。首先,在人才面向,希望透過更多產學合作與法人新創、引進國際人才,讓新創有更多發展機會。其次在執行層面,透過國發基金、天使基金等創投機制,讓國家型基金到位,支持創業的最後一哩路。最後則是透過法規上的鬆綁,協助新創公司突破法規上的模糊地帶。台灣現在許多聚落都在逐漸成形,包括台北小巨蛋、新北林口的世大運與桃園亞洲矽谷等,未來希望連結從北到南的新創聚落、與國際的生態系連結,創造更多價值。
總結在於創業經營除了技術與想法,還必須與市場需求接軌。創業最重要的是,不能以「競爭」為出發點,而是要以「創新」角度出發,鎖定市場需求,了解問題源頭,開發最適合的科技解決方案,同時要堅持不懈。
《創業超新星-看見未來14家獨角獸》一書內容共收錄了14個工研院新創公司的創業故事。從書中的創業故事可以看到,新創事業是看見產業真正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開啟了全新的藍海市場,這些深具獨角獸潛力的新創團隊,大多是技術發明人,歷經多年研發,從研發人員換位成為管理者,帶領技術通過商業市場考驗,發揮解決產業問題的能量。工研院希望分享「抓住趨勢、高技術門檻、瞄準國際及遇見伯樂資金到位」的創業心法,鼓勵台灣年輕人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勇於追求夢想、積極創新,為台灣未來打造獨角獸,並藉以開創新局。
圖說:經濟部次長龔明鑫(左三)、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右三)、起而行綠能總經理簡金品(右一)、兆晟奈米技術長何信佳(左一)、福寶科技創辦人巫震華(右二)、創淨科技創辦人陳建宏(左二)等貴賓與會合影。(攝影/陳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