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叫車服務業者優步(Uber)歷經兩個月的「休息」之後,於上周透過與租賃車合作的模式重返台灣市場。當計程車司機還在控訴Uber搶走生意的同時,他們或許不知道Uber不僅僅只是個競爭對手,而它正在顛覆整個商用車市場,因為未來可能連汽車廠商都要加入戰場備戰。
|
Uber重返台灣,又掀起一波汽車商業大戰。 |
Uber的崛起,正是物聯網時代所創造出的奇蹟。其最為人所熟知的貢獻,就是完全實現「共享經濟」,讓一般人也能成為司機載客賺取一點外快。而它的經營模式想必也不陌生,號召兼職司機提供私家車輛載客,單純利用App當作平台「媒合」需要搭乘的乘客,這過程可以說毫無複雜度。
而這結合資通訊與雲端服務的商業模式,顛覆了傳統計程車叫車需透過電話或隨招隨停的營運模式,讓計程車業者苦不堪言,但事實上,Uber這間公司卻沒有一輛真正屬於Uber的車,卻能號稱全球「規模最大」的計程車車隊。Uber的叫車服務只是共享經濟概念的一個開端,更不會因為Uber在各國政府到處碰壁而終結,而是衍生更多創新的商業模式。
工研院產經中心經理石育賢觀察,未來的商用車經濟模式,以共享經濟概念來說,未來除了Uber的叫車服務之外,更將拓展到針對使用者自駕,所衍生的點對點營運模式。該模式亦是透過雲端服務的概念,讓使用者搜尋距離自己最近的據點,媒合適合的車輛使用,而當使用者到達目的地後,在不考慮停車問題的情形下,再供給下一個使用者。此模式在台灣或許還未冒出頭,但在國外,例如美國的共享汽車公司Zipcar早已席捲北美和歐洲。
使用者透過「租賃」的方式取代「購買」,和其他人共用資源,這樣的商業模式將大大改變租賃服務業的生態。石育賢進一步表示,過去汽車租賃模式,使用者不論取車、還車,都仍得到特定營業據點,且多數的使用需求以特定時日、觀光旅遊居多,但未來點對點的車輛租賃,由於便利性的提升,使用需求可拓展到普通上班族、汽車使用量低,或是困擾於停車位問題的使用者。
此外,此商業模式或許也將會重新塑造整個汽車產業。未來汽車大廠不僅要憂心銷售量的下滑,未來還得思考其營運模式,不僅要「賣汽車」,還得「賣服務」,銷售的對象不再僅限於個人,而是導向與租賃業者合作,建立雙方互惠的營運模式。連網時代的來臨只會讓生活越來越加便利,科技一旦往前,就難以回頭,因此有人更直言,共享經濟現在才正要開始。Uber只是一個開端,傳統計程車業者在與之對抗的同時,也要思考自身是否應轉型數位化,才不至於遭受龐大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