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電子新貴不貴,該何去何從?
生活性的產業永遠不會夕陽化,只會隨時代而脫胎換骨

【CTIMES/SmartAuto 歐敏銓 報導】   2012年09月30日 星期日

瀏覽人次:【3992】

走在內湖的這條科技街頭,一棟棟大樓氣派依舊,熙來人往的男女衣著仍然光鮮、臉上仍頂著科技人的驕傲,只不過,這群台灣新貴的優勢,正在快速地消減。

台灣科技園區的大樓依舊氣派,但裏頭新貴的優勢正在消退
台灣科技園區的大樓依舊氣派,但裏頭新貴的優勢正在消退

不過是七、八年前,台灣電子業湧現了一波的出走潮。這群人離開本業,不是因為做得不好,而是覺得口袋已深,想去做些自己更愛做的事,例如耕一畝田,或是開起民宿。

如今,物換星移,進入後PC時代,台灣電子代工產業在價值鏈中的地位不斷地往邊緣移動,使得過去的電子阿哥們人人自危,已深深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傳產化了,若不能提升、轉型,就只有被迫出走了。

前些年,中國企業還會倘開雙手歡迎台灣人才投入懷抱,但這樣的機會已不多了。因為硬體的技術已趨成熟,對岸的業者該學的大都已學全,不太需要台灣人過去「貢獻」了。以中國龐大的手機製造市場為例,聽說今年台灣業者還能分到一杯羹,但明年起,除了聯發科,恐怕很少台廠能夠打進他們已發展完整的本地供應鏈中。

怎麼辦好呢?台灣電子人才該何去何從?

近來年,筆者訪談過國內外許多有識之士,大家對於台灣電子業的前景大多感到憂心,但對於長久累積下來的硬體製造實力,卻仍懷抱信心,認為這是我們再返榮耀的重要本錢。

歸結大家的觀點,對於台灣電子人才的出路,大致可以提出三個可行的方向。

首先,當然是在本業上繼續努力,但必須為自己找到一些「獨賣」的價值。這個獨賣性的切入點有很多,可以是自主技術、Niche Market、創意發想、策略結盟、軟硬整合,或是常說的發展品牌與提供服務等。舉例來說,掌握一項獨特的材料技術,再結合製程技術的優化,就足以主宰、甚至引發一整個產業的革命。

然而,許多電子廠因規模過大及面對股價壓力,大幅度的決策轉換相當困難。這狀況對許多有想法的電子人才而言,無疑是非常鬱悶的。

目前,有一股潮流正在興起,很適合不得志的電子人去發展,那就是「微型創業」:只要有獨特的創意、技術,並看清特定的市場需求,就有可能找到一筆創投資金的挹注,甚至還能得到經營管理上的輔助。

這股微創的世界潮流,源自行動網路App的興盛,然而,這個市場已經過於擁擠,一些微創業者已將眼光轉向台灣,鼓勵透過軟、硬整合的創意思維來發想新的商業模式。畢竟,靠軟體賣錢或賺廣告費的門檻相當高,而實體性的產品銷售,只要賣出一個,就能有一筆收入。

最後還有一條路,那就是走出電子業,走回傳產業。事實上,一些食品、零售、金融、機具,或紡織等個股,近來的表現比電子業還要亮麗。這點出一個道理:生活性的產業永遠不會夕陽化,只會隨時代而脫胎換骨。

電子人出走到傳產業,或許能帶來更多的刺激,例如國際化的視野、管理方式與快速因應市場的彈性思維。「傳產科技化、科技傳產化」,或許是最有可為的一條路。

(作者為CTIMES總編輯)

相關新聞
史丹佛教育科技峰會聚焦AI時代的學習體驗
土耳其推出首台自製量子電腦 邁入量子運算國家行列
COP29聚焦早期預警系統 數位科技成關鍵
AI伺服器和車電助攻登頂 2024年陸資PCB產值達267.9億美元
聯合國氣候會議COP29閉幕 聚焦AI資料中心節能與淨零建築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corgan發言於2012.10.01 05:44:33 PM
沒有錢光有人有用嗎? 錢都投資到中國去,加上擺脫不了代工屬性, 台灣的電子產業已經一灘死水,
Markscat發言於2012.10.01 09:45:04 AM
『電子人出走到傳產業,或許能帶來更多的刺激,例如國際化的視野、管理方式與快速因應市場的彈性思維。「傳產科技化、科技傳產化」,或許是最有可為的一條路。』 一句話:想太多。 你是從業務和PM以及主管的角度去寫出這篇文章吧!專業的工程師呢?不要說工程師有什麼國際觀,而且很多公司的管理方式都玩鴻海那一套,或是把員工當成生產成本,遇到財務有問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裁員。 電子業就很靈活嗎?就很高科技嗎?台灣的電子業根本就是『產品高科技,管理低科技』。 啥?你說科技大廠的老闆說他們很照顧員工?說起願景來聽起來都很有國際觀? 嗯…… 你會相信一個名片上寫著『詐欺師』的人所說的話嗎? 當然不是說電子大廠的老闆都是詐欺師,而是老闆歸老闆,他說得是一回事,但實際上絕對會是另外一回事。 老兄,辦雜誌和實際上就是有差別的。
  相關文章
» 掌握石墨回收與替代 化解電池斷鏈危機
»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 意法半導體的邊緣AI永續發展策略: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戰
» 光通訊成長態勢明確 訊號完整性一測定江山
» 分眾顯示與其控制技術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33.145.17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