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信用評等公司標準普爾25日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台灣科技業者競相登陸,一來有助於提供廉價的土地與勞力成本,二來也提供了廣大的市場,有助台灣業者建立品牌。中國大陸視科技產業為經濟發展的重要部份,儘管台灣資策會估計大陸的晶圓產業僅占全球的2.6%,遠小於台灣的76%與新加坡的6%,且目前有超過75%的晶片仰賴進口,但這種情況可能改變。
標準普爾企業暨基建評等部董事白培睿(John Bailey)說,大陸的科技產業競爭力要到十年以後,才會對台灣與其他亞洲科技業者形成威脅。而該公司日前發表的「科技產業移至中國大陸」報告也指出,2001年台灣企業約投資了31億4000萬美元在中國大陸,較2000年增加33%,後續簽約承諾投資總額達到69億美元。官方統計2001年台灣與大陸之間的貿易總額達到323億美元,其中由台灣出口到大陸者占85%。
不過標準普爾也警告,台灣科技業者仍面臨法令、政治與過度官僚等風險,而大陸高科技人才不足、基礎建設有待加強,通訊、交通設施也不及台灣普及,但這些新的信用風險還在可控制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