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兩岸光通訊高峰會議24日閉幕。在大陸光纖光纜業具有影響力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梓森表示,大陸投入光纖預型體而做出光纖棒的廠商眾多,可以做出樣品,但不保證可以用便宜的生產成本,以及高良率來跟外商競爭。他指出,今年光是大陸當地的產能就已將首度超越市場需求量,而面對康寧(Corning)持續以低價競爭,當地最大廠武漢長飛已決定不惜採相同策略因應。
被譽為「中國光纖之父」的趙梓森指出,相對於全球光纖市場處在供過於求情況,今年大陸當地光纖廠的產能其實與市場需求量相當,預估今年大陸光纖市場需求量約一千三百萬芯公里,而當地光纖廠可供應產量為1400萬芯公里,但由於大陸目前仍有將近40%的光纖由國外進口,因此今年大陸光纖市場將出現嚴重供過於求情形。
同時擔任武漢郵電科學院高級技術顧問的趙梓森指出,大陸太多業者宣布由光纖抽絲往預型體光纖棒發展,光纖棒還不能做出來,就面臨如康寧降低光纖價格每芯公里200元人民幣,利潤不保,且無法與日本信越進口的棒子競爭,預型體業者可以說是處於「騎虎難下」局面。
趙梓森指出,以目前市場需求來看,大陸未來幾年光纖市場都將出現嚴重供過於求現象,且價格將持續探底。原因包括幾個,原預計小廠將因經濟規模不足而退出市場,但事實上國際大廠在看好大陸仍有成長率下,陸續以資金與技術挹注小廠,使得未來幾年擁有基本200萬芯公里產能的廠商至少有五家以上。他並且分析,大陸本土的光通訊元件廠大多是外商投資,2001年產值為18億元人民幣,受到去年中國電信「重組」、「分拆」方案影響,成長趨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