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護兒童使用電腦安全,美國已開發「監控軟體」,家長可以監控子女的電子郵件、曾經上過哪些網站、在每個網站停留的時間、和誰互通電子郵件等,也可規範孩子每天使用電腦的時間,像三更半夜不能上網等,都有助於掌握孩子在網路世界的行蹤,但這類工具軟體牽涉子女的隱私權,仍有相當的爭議。
資訊工業策進會教育訓練處透露,美國已發展監控軟體,可以協助家長掌握孩子在網路活動的情況,也許有助於網頁內容分級、預防青少年被不肖網友拐騙。全球華人學習科技研討會這幾天在中央大學舉行,最後一天邀請香港、澳門、台灣學者舉行「華人學習網頁與資源分級制度」論壇,探討如何建立網路分級制度,防範未成年人接觸不良華文資訊。
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系教授、也是台灣網路資訊中心董事長曾憲雄在論壇引言指出,網路色情與暴力造成許多家長不願意讓孩子上網路,網路分級是希望在不違反言論自由的前提下,來保護青少年不會閱讀到某些成年人的網頁,而又能兼顧產業發展。
在華人社會中,中國大陸和新加坡都採取較嚴格的分級授權制度,違者吊銷執照或其他處罰,中國大陸除了規範業者,網路使用者也只能進入國家允許的網站;香港、澳門、台灣則因社會較為民主,面臨較大的分級挑戰。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資訊室主任韓長澤指出,台灣教育機構也針對不良網頁內容採取了攔阻措施,包括委託成功大學建立不良網站資料庫。他認為,目前台灣學生不易在校接觸到不良網頁,反而是在家裡比較可能上不良網站。
事實上,目前沒有單一的制度或方法可避免不良資訊,即使網頁分級制度、過濾軟體或阻斷軟體多管齊下,仍不能防堵不良資訊。他建議應設計青少年、兒童專用入口網站或搜尋引擎,要求教師、學生、家長都簽署自律公約,再透過立法保障兒童、青少年上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