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聚焦亞洲 IEK發表全球首本亞洲前瞻科技專刊:AI與6G居冠
 

【CTIMES/SmartAuto 陳復霞 報導】   2018年11月09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17720】

近年來全球化經濟趨於區域經濟整合,不僅直接影響各國貿易流量、資金流向及就業創造,更驅使全球產業鏈的重新洗牌。台灣如何因應前瞻科技所趨,在區域供應鏈中掌握重要核心技術,成為刻不容緩的重要議題。工研院今(9)日發表年度專刊《探新機:科技亞洲 產業創新》,資深研究團隊就未來亞洲十大關鍵前瞻技術提出見解。另外,工研院自11月12日起一連五天舉辦「眺望~2019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以「從2019到2030,從台灣到國際」為主軸,深入探討台灣產業將面臨的契機及挑戰。

工研院IEK發表年度專刊《探新機:科技亞洲 產業創新》,資深研究團隊就未來亞洲十大關鍵前瞻技術提出見解。
工研院IEK發表年度專刊《探新機:科技亞洲 產業創新》,資深研究團隊就未來亞洲十大關鍵前瞻技術提出見解。

面對未來全球創新趨勢,工研院與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合作,首度針對亞洲進行2030 前瞻科技調查,透過向日本、新加坡、韓國、台灣、中國大陸、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與印度等十個亞洲國家前瞻技術研發之專家及研發機構進行問卷調查後,提出未來十年亞洲最看重的Top 10 技術發展項目,並進一步與全球重點技術進行交叉比對。

根據調查結果,可勾勒出亞洲2030年的樣貌為「乾淨而便利的人機互榮社會」,最重視人工智慧技術/機械學習技術,是國家發展重要關鍵;而先進醫學技術,包括基因醫學、細胞醫學、器官列印,以及針對氣候變遷所引起之減碳及再生能源技術等,則可能成為亞洲在2030仍難普及的重要技術。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表示,長期以來,亞洲國家在國際先進技術的研發一直佔有重要的地位,例如人工智慧與行動通訊技術等;中長期亞洲也擁有龐大的市場潛力,如中國大陸與印度等,未來可能取代歐美成為全球重要科技應用市場。蘇孟宗進一步指出,為了成為台灣產業最堅實的後盾,工研院不只聚焦在拓展前瞻科技應用市場策略,還要成為世界級智庫,協助產業掌握科技產業趨勢脈動。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電子與系統研究組研究經理侯鈞元表示,不同以往的研究以歐美先進國家為主的觀點,工研院率先於亞洲國家調查各國對2030年各領域前瞻科技的布局與影響,藉此了解亞洲與全球在中長期技術前瞻與市場需求之差異,並提出未來十年亞洲最重要的技術發展項目,期盼提供台灣在科技研發布局策略上的多項借鏡之處,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翻轉,進一步打造台灣產業競爭力。蘇孟宗也以自駕車的人機介面為例,強調產業的客製化和加值的重要。

本研究針對亞洲地區挑選出十個較具代表性之國家,並依據國家發展程度與市場特性,分成兩個群組。第一個群組為「成熟市場」群,包含日本、韓國、新加坡、台灣與中國大陸;第二個群組為「新興市場」群,包含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與印度。調查方式為每個國家選擇具官方色彩之前瞻科技研發或研究機構,發放專家問卷,針對三十項全球前瞻技術的影響性、滲透率與投資優先度等六大面向進行調查與給分,加總後排序出亞洲地區2030十大重點技術。

今年產科國際所盤點出的未來亞洲十大關鍵前瞻技術(屬性),分別為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數位科技)、6G行動通訊技術(數位科技)、自駕車(智慧機器)、區塊鏈(數位科技)、新能源車(綠能環保)、服務型機器人(智慧機器)、工業機器人(智慧機器)、固態電池(先進材料)、奈米科技(先進材料)、友善環境材料(先進材料)。

研究發現國際觀點較為側重前瞻基礎技術,例如突破型技術及醫療技術,亞洲觀點則是側重生活應用型技術較為務實,而共同點在於人工智慧與服務機器人是全球普遍重視的關鍵技術。在差異面上,則發現全球Top 10技術中,較偏向次世代的前瞻技術,如下世代運算(量子運算)、下世代顯示(AR/VR)、下世代智慧機械(外骨骼)、下世代醫療(基因醫學、器官列印)等。亞洲國家的重點技術則著重在對人民生活影響較大的技術上,如基礎通訊、區塊鏈、交通車輛、環保材料、電池技術等。

論及人工智慧和6G,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在三項主要指標上(影響性、滲透率、投資優先度)均領先,在亞洲Top 10總排名第一,可見各國認知到相關技術對於國家競爭力的影響。台日因應人口結構老化、製造與服務勞動力不足等挑戰,可見政府積極推動科技政策,發展智慧科技來替代或輔助人力工作。而新興市場預期到2030年時仍對此技術掌握不足,需仰賴成熟市場的技術開發。工研院產科國際所電子組數位科技應用研究部資深研究員石立康表示,「演算法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不用力拼Google等大廠,而是與其合作,協助在基礎上加分,重點在於市場新應用,他以Google和工研院都針對糖尿病患者的眼部影像診斷輔助分析技術研究,而工研院的研究不僅能偵測主要病癥,還可用AI判讀技術辨識位置與分級,並可透過儀器協助檢測,垂直整合軟硬體產業鏈發展。未來產品及服務會促進智慧生活,預估2030年機器深度學習技術將會成功應用於產業。

另外,行動通訊技術大約每十年為一個進化週期,故預估2030年將進入6G時代,工研院產科國際所電子組通訊與智慧聯網系統研究部經理蘇明勇表示,經濟發展、社會是各國投入6G技術最主要的因素,6G將結合5G行動通訊和衛星網路以達到全球覆蓋,讓行動終端達到11Gbps的傳輸速度,以滿足5G未能達到的各種生活應用與商業需求。調查亞洲國家對於6G的投入,可發現6G對於先進國家、開發中國家的影響力很大,他並以芬蘭積極投入為例說明。在投資優先度上,先進國家明顯較開發中國家積極;在投資額上,開發中國家較先進國家多;整備度上則以先進國家較為領先。

侯鈞元表示,亞洲國家多布局人工智慧、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技術,促進產業升級與轉型,同時解決高齡社會勞動力不足與移動力的問題,以及提高救災能力,另一方面發展電動車和環境友善塑膠等技術,也是受到關注的環保議題。他同時提及從台灣能掌握的優勢和國際競爭力來觀察,有些技術雖然掌握少但有市場,例如雲助理、綠能、生醫技術,相對的有機會,而AI、機器人及區塊鏈方面,台灣開放規範有助於創新。

有鑑於亞洲2030的Top 10技術,均是亞洲各國非常重視、正在投入且即將普及的技術,台灣具有深厚的硬體建設底蘊以及許多重點的產業生態系,同時又有技術人才的軟實力優勢,工研院提出「搶先機、活政策、聚焦點、解社會、助產業、定目標」等六大策略方針,以角色定位差異,建議台灣應該成為亞洲科技應用生態圈的先行者或領導者,其擅長將適合亞洲的前瞻生活應用技術,不僅能及早掌握優勢,更能擴大影響力到整個亞洲生態圈市場。

蘇孟宗表示,亞洲是個文化大熔爐,十多年前台灣就是三大生活型態的先行者,包括全天候的零售業(例如7-11)、服務業(例如KTV)、書店(例如誠品書店),都可謂是領先亞洲。期待台灣未來商圈出現AR、VR時不只是玩遊戲、試衣間,而是更多的應用科技。此外,期待亞洲各國能夠共組創新科技生態圈,藉由跨國合作發揮群策群力探索先機,創造全球產業的新藍海。

關鍵字: IEK  工研院 
相關新聞
HLF高峰會首次移師新竹工研院 吸引全球10大創新生態系代表齊聚台灣
智慧校園 ICT+AI 把關 7-11未來超商X-STORE 8啟動
工研院攜手聚賢研發 開拓農業伴生創電新模式
海委會攜手海廢標竿企業 赴日共創循環經濟新契機
工研院通訊大賽獲獎名單出爐 AI創新應用助2025年通訊業產值破兆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積層製造加速產業創新
» 積層製造醫材續商機
» 掌握石墨回收與替代 化解電池斷鏈危機
» AI高齡照護技術前瞻 以科技力解決社會難題
» 3D IC 設計入門:探尋半導體先進封裝的未來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P86EZUMSTACUK1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