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谈工业4.0,软体是不可忽视的要点,就技术面来看,在资讯快速流通的态势下,厂商彼此间的硬体技术水准已相去不远,因此几??所有厂商都认为,未来的制造系统市场,硬体已经成为基本条件,竞争条件在於软体,不过即便供应商有此体认,使用端的台湾制造业对软体仍然持续忽视,就实际应用面来看,自动化软体所需的专业技术不尽相同,再加上自动化资讯不像消费性电子产业般,资讯丰富且透明,因此多数企业对其了解并不深,获得资讯的管道除了同业间耳闻的成功案例外,就只有导入前软体厂商的介绍,然而自动化架构庞大、价格昂贵,如果未在导入前有深入了解,将有可能被软体厂商牵着鼻子走,当实际运作时发现解决不了问题,届时骑虎难下,将反受其害。
|
/news/2017/11/28/1624162150S.jpg |
自动化系统所费不赀,从底层的SCADA到最上层的ERP,每套系统成本都相当高昂,花了大钱导入系统的企业主,多半会认为系统建置完成後,不必怎麽去管理便会自动运作,不过多半企业主都有此心态,而且会认为只要系统一导入,便可立即看到惊人改变,过去的弊病将马上一扫而空,其实自动化制造软体只是企业经营的辅助工具之一,还是要配合管理策略才能奏效,依一般业界的建置经验,一套系统为企业所带来的绩效,至少需要半年才能见其功效。
目前自动化厂商所提供的自动化系统基本功能包括生产追踪、品质管理、机台保修、物料控管、报表制作、警示管理等,这些功能绝大部分都只是提供制造现场的各项数据,企业主与厂管人员可以藉此数据作为管理时的叁考,提升厂管品质,而不是只要导入後,就奢??能一举解决所有问题,举例来说,载具管理系统会产生每一载具上的产品资料,若资料显示出该载具所承载的产品一直有瑕疵,那就表示可能该载具污损,或负责载具的作业员在作业上有瑕疵,厂管人员在接收到资讯後必须前往了解、解决问题,而不是只要导入载具管理系统,该载具就不会再出问题。
因此企业导入自动化系统後,还必须配合管理策略来处理系统所产生的数据,而这又牵涉到另一个问题,一套自动化系统的导入,所带来的影响是生产线全面,不仅局限於部分,生产线的所有管理人员都必须要改变心态,企业主也必须要有贯彻的决心,否则基层人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下,自动化系统便只能发挥部分效能。
在全体厂管人员的贯彻下,自动化系统才能发挥综效,导入企业可以从自动化制造软体厂商所提供的几个关键绩效指标(KPI)来评估导入绩效,例如良率、产量、产出时间等,都可由此看到导入前後的差异,这些绩效在导入一段时间後就可经由自动化系统所提供的数据算出,不过初期指标所采集的样本资料少,误差也会较大,因此业界人士建议企业,自动化系统的绩效评估最好经过半年,数据采集样本够大,绩效数值才会稳定而有叁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