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美国总统川普首届任期,以及拜登继任後推动「友岸外包(Friend shoring)」政策,加剧地缘政治升温和供应链重组,印刷电路板(PCB)产业遭遇深刻变革。让中、日、台、韩等主要业者重新布局东南亚以分散风险。如今,还将迎来川普2.0政策将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对全球供应链构成额外挑战。
|
TPCA认为,各地如何在地缘政治压力下平衡竞争与合作,并应对美国政策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将是影响PCB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
依台湾电路板协会(TPCA)指出,台湾作为全球PCB供应重镇,过去在出囗市场上对美国和中国大陆依赖甚深。但在科技脱钩深化的情势下,台湾对美中两国的PCB出囗呈现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
根据ISTI最新统计,2024年美国自台湾进囗PCB的金额显着成长,达到6.1亿美元,占美国总进囗额的28.4%,多於2023年的21.9%,突显出台湾在美国市场的竞争优势与稳固地位。相较之下,台湾对中国大陆的PCB出囗受技术管制与政策风险影响,加上大陆制造技术提升,出囗占比自2019年高峰的60.4%大幅下滑至2023年的34.2%。
其中美国2024年PCB市场规模已达39.8亿美元,全球市占率4.9%,排名全球第五。主要产品包括多层板与HDI板,应用於国防航太、工业控制及医疗设备等高附加价值市场。展??2025年,受到国防订单与数据中心需求驱动,美国PCB市场预计增长6.8%。
然而,川普2.0时代的来临,可能进一步推动美国采取更为强硬的保护主义措施,例如对更多国家所进囗PCB课徵更高关税并加速科技脱钩,这将对全球供应链的整合与稳定性构成更严峻的挑战。
TPCA也持续关注中日韩PCB同业动态,与全球PCB聚落分布变。其中美欧国家,聚焦高附加值产业与自主供应链发展;印度则因基建与人才瓶颈,发展潜力尚未完全释放。东南亚尚能依托成本优势和优惠补贴,成为全球供应链重组的最大受益者。包括泰国、越南与马来西亚三国受到全球各国PCB指标企业的投资青睐,成为PCB重要的新生产聚落,也是一个全新战场。
未来随着各地区产能逐步释放,全球PCB市场将呈现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格局。然而,各地如何在地缘政治压力下平衡竞争与合作,并应对美国政策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将是影响全球PCB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