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不断的进步,在材质及应用上也越来越广泛。而随着价格持续下降,也让3D打印机开始走入消费市场。UL亚太区事业发展经理陈立闵指出,尽管对欧美市场而言,3D打印机仍属特殊化且高单价的产品,但台湾也率先推出较为平价的产品。不过他也表示,除了拚价格之外,影响3D打印机销售的因素还包含印制速度、分辨率、颜色、耗材、尺寸等。
|
/news/2014/11/26/1840066350S.jpg |
自三纬国际立体打印公司(XYZprinting)日前宣布推出扫瞄打印二合一的3D打印机以及可印制食物的3D食物打印机,其目标是希望将3D打印机的市场从个人工作室延伸到家庭客厅,甚至厨房。此外,纽约大学理工学院的Botfactory团队在日前利用3D打印机印制了可使用的电路板,陈立闵表示,打印机的价格不断下降,并且从打印装饰性组件进步到可打印功能组件,都为3D打印机带来非常大的突破,尤其当功能性组件可被印制出来,其影响将会非常可观。
不过,随着3D打印机未来可能低价化的趋势,陈立闵认为,未来3D打印获利的最大来源不是机器本身或耗材,而是图档数据库,用户可自当中得到高质量、能够使用且安全性的图档,另一方面,厂商也可由数据库中管理用户下载的图档,甚至制作使用履历。因此,目前许多3D打印厂商都已开始转型,除了硬件销售之外,也开始建立自家的数据库。
然而,当一切都能够免费且自造,这些印制出来的产品你敢用吗?目前市场上对于3D打印机的话题大多是能够客制化、使用材质、印制速度等话题,但却鲜少谈论其安全性议题。陈立闵指出,产品的安全风险,随着时代的演进变得更为复杂,而3D打印机也是如此。不过由于其应用广泛,因此陈立闵也表示,目前全球的共识是不未3D打印机特别制定规范及认证,而是依照其使用环境和范围做相关的安全测试。
以3D打印用在医疗产业为例,目前已有助听器、牙科等部分医疗应用藉助于3D打印机来印制客制化产品,不过当3D打印机进入更复杂的应用,如打印人工关节、整形外科或甚至未来可打印出人体器官、血管等,其面临了除了材料的安全及生物兼容性之外,UL健康科学部亚太区工程部协理王舜民表示,其他问题还有如3D影像取得之误差、打印误差、材质是否因清洁灭菌等程序后失能降级、结构支撑工法的设计可能因人而异等。
因此,成品必须经过逆向工程来确认、校正。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没有针对3D打印机所制定的规范,因此在医疗产业中,成品与其他医疗器材同样都必须经过FDA或相关法规的认证。而陈立闵指出,随着3D打印机走入消费市场,消费者对于其使用的安全性或者认证意识将必须更为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