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应各方产业求新求变,整体经济环境从本土市场的竞争开发逐渐形成国际化市场的态势,为提升各产业竞争力,「眺望~2015产业发展趋势研讨会」于11月17日至21日举办,由工研院产经中心(IEK)资深研究团队及产业界专家提供精辟的分析,齐聚探讨「 宏观趋势、精密机械、前瞻未来中国-变化下的挑战与商机、通讯、半导体、跨领域创新、电子零组件与显示器、再生能源、电子材料、车辆、IoT物联网、云端应用与巨量数据、石化与特用化学、生医、健康照护」等共十五大产业领域议题,从多面向剖析最新产业趋势展望。
|
/news/2014/11/19/1442360660S.jpg |
回顾2014年至今,全球经济景气诡谲多变,美国经济持续回温,货币宽松政策退场但升息声浪不断;欧洲经济触底反弹,动能仍旧偏弱;日本安倍政府面临维持财政健全及经济成长之两难困境;中国及东协等亚洲新兴国家,经济成长力道则逐渐趋缓。另一方面,韩国积极布局贸易自由化,积极与各国政府洽签自由贸易协议(FTA),而中国厂商挟政策利多竖起「红色供应链」大旗,正大举进攻全球市场,从关税壁垒、专利攻防,扩大至人才争夺与企业并购等,区域经济的贸易竞赛正严重威胁着台湾产业的未来发展。
展望2015年,工研院IEK认为「创新将是产业翻转的力量」。物联网(IoT)的创新,已被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视为台湾产业的下一波机会,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则押宝机器人产业,积极透过产学合作发展智能机器人;同时他也看好4G时代的发展,认为将掀起眼球革命及影像时代的来临。此外,页岩气、煤化工及绿色化学的新兴趋势也对平稳的石化产业带来冲击,近期油价的大幅滑落已为2015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变量。近来频频掀起话题的3D打印科技产业,更早已被视为是跨时代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机械、通讯、半导体、绿能、生医产业持续升温
展望2015年个别产业表现上,IEK指出,产业如机械、通讯、半导体、绿能、生医等,都将在2015年持续升温。机械产业,例如3D打印成长将持续,根据Wohlers 数据指出,3D打印的产值将从2014年的40亿美元成长到2020年的210亿美元。而在工业型机器人的应用上,据MarketsandMarkets的分析指出,工业机器人在全球工厂自动化的市场规模,将从2014年的250亿美元成长到2020年的391亿美元,CAGR(年复合成长率)为7.75%。
然而在工具机部份,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中国大陆因为持续大规模投资铁路等建设,尽管有助于工具机产品出口,但受到欧美日等国在中国大陆市场采取的「高阶机种平价化」产品与销售策略,韩美与欧韩FTA冲击,中国工具机产品库存量高并以进口替代方式减少低阶与中低阶机种的进口,亚洲新兴国家、东南亚市场需求受到美国QE退场影响,以及日圆兑美元汇率快速贬值等负面因素影响下,会使台湾产业在2014年工具机产值成长幅度有限。
在通讯产业表现上,IEK指出2015年将是通讯产业亮眼的一年。从今年2014年开始,台湾通讯设备产业在网通设备高阶需求转强,且受到智能型手机产业出货表现亮眼的带动下,可望一扫过去阴霾,2014年以年产值新台币1兆105亿元,再次重返兆元大关,较去年显著成长17.4%。展望未来,全球通讯设备市场将在智能型手机的需求带动下,在2015年达到成长高峰。台湾的2015年通讯设备产业产值可望维持兆元动能,预期全年产值可达新台币1兆692亿元。
针对半导体产业的发展,IEK指出,半导体业大都认为,物联网是接续手持式装置,产业主要快速成长的动能;也看好未来的爆发性,透过通讯技术、网通运算和云端服务,预估物联网商机可望于3到5年内萌芽,成为下一个新蓝海。眺望2015年,台湾半导体业前景展望持续乐观。回顾近期发展,IEK指出,2014全年台湾IC产业呈现第一季触底,第二季为高峰,全年产值为新台币21,983亿元,突破两兆大关,并较2013年成长16.4%。IEK 预估,2015年台湾IC产业将稍微回温,预估产值为23,330亿元台币,较2014年成长6.1%。
2015年绿能产业将呈现温和成长。IEK指出,例如智能电网产业就将从2014年400亿美元,成长到2015年的440亿美元。此外,2015年全球风电市场也将维持稳定成长趋势,预计新增装置量达53.4GW,较2014年成长10%。而在太阳能市场方面,虽然太阳光电产业2015年仍维持成长情势,但会呈现不同的业界生态--日本和中国大陆市场火热,但冲击电网等后遗症也随之出现,目前已在进行检讨整顿;欧洲FIT政策逐渐退场,讨论热烈的自发自用和储能议题和政策,是否能立即接棒演出,仍有待观察。
在生医产业的发展与医疗照护上,IEK 分析未来十年的商机,均与高龄化议题息息相关;包含医疗照护需求的满足、医疗效率的提升、医疗人力不足,以及医疗机构外的分布式解决方案,都是未来投资的焦点。未来重要商机包含可满足医疗照护需求的辅具、眼耳牙科、呼吸治疗产品等,可提升医疗效率的智能医疗、诊断产品、微创产品等,以及提升健康与预防策略与的出院照护的穿戴式、行动健康方案、智能照护等。预期未来结合医材、软件平台、决策系统,与云端、巨资的相关服务模式,将成为台湾产业另一波的持长驱动力。(数据源:工研院IEK/ 编辑部陈复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