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当大尺寸TFT面板市场主要的应用,都还锁定在液晶监视器与笔记本电脑的时候,材料成本大约仅占面板模块的六成左右,但是等到市场应用进入到液晶电视之后,材料成本的比重则更提升至七成以上。
从这次奇美进一步将上游的产业投资触角,伸向冷阴极灯管来看,可以说奇美的上下游布局,已经精准地锁住关键的瓶颈点。
相较于彩色滤光片、驱动IC与偏光膜等等TFT的材料,冷阴极灯管这种东西说来很冷门,仅藏身于TFT背光模块的背后,但是,它却是担负面板「发光」最关键的重责大任,以往因为NB与监视器面板用的灯管,一根价格不到1美元,因此除了在缺货时,没有多少人会注意到它的存在。但是现在30吋的面板用冷阴极灯管,一根报价新台币8、90元,而且与背光模块的搭配设计,甚至影响到TFT面板的画面反应速度,重要性就越来越高了。
以前,当面板尺寸还在20吋以下时,多数的面板厂为了让亮度更高,只会把使用灯管的数目增加,不过曾经有国外的厂商,在30吋以上的面板中,用了过多的灯管,释放太多的热量导致面板里的光学膜被烧焦,大家才惊觉这样不是办法,也从此让超大尺寸面板的背光模块设计概念,进入另一个新的领域。
目前来说,包括冷阴极灯管以及采用LED作为背光源的背光模块越来越多样化,显示背光模块后续的市场带开发空间还很大。最重要的是,背光模块里的各种光学膜专利,多数已经被外商卡死,台湾厂商很难切入,惟有灯管等材料,还有深耕的空间。可以说,未来发展液晶电视用面板的成败关键,将有一大半以上会落在背光模块的身上,而一直强调主攻液晶电视产品的奇美,自然不会在这一场竞争中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