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Sophos:2021年医疗机构遭勒索软体攻击增加94%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22年06月02日 星期四

浏览人次:【26147】

Sophos全球今(2)日发布最新行业调查报告《2022 年医疗保健行业勒索软体现况》。这份调查针对31个国家/地区的中型组织(100-5000名员工)的5,600名IT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其中包括381名医疗保健业的受访者。根据全球调查结果显示,在该领域接受调查的受访者中,遭受勒索软体攻击的组织增加了94%。在2021年间,共有66%的医疗机构受到攻击,较前一年34%提高不少比例。

不过,令人略感安慰的是医疗保健组织在处理勒索软体攻击善後的方面做得越来越好。该报告显示,资料遭到网路犯罪分子加密後,99% 遭勒索软体攻击的医疗保健组织至少取回了部分资料。

其他对医疗保健行业的勒索软体发现的其他事项,包括:

凱 医疗机构行业的平均勒索软体复原成本高居第二,达 185 万美元,平均需要一周时间才能从攻击中复原

凱 67%的医疗保健组织认为与去年的网路攻击相比,今日的网路攻击更为复杂;医疗保健行业在这方面的百分比最高

凱 虽然医疗机构支付赎金的频率最高 (61%),但支付的平均赎金最低,为 197,000 美元,而全球平均赎金为 812,000 美元 (本次调查中的所有行业)

凱 在支付赎金的组织中,只有 2% 的组织取回所有资料

凱 61% 的攻击导致资料被加密,比全球平均 (65%) 略低 4%

Sophos 资深安全专家 John Shier 表示:「在保护和复原方面,医疗保健行业的勒索软体远比其他行业更难处理。医疗保健组织使用的资料非常敏感且具价值,这使得它对攻击者非常有吸引力。此外,人们需要高效率且广泛地使用此类资料,以便医疗专业人员能够提供适当照护,但这意味着无法处处要求使用典型的双因素验证和零信任防御策略,因此使得医疗保健组织特别容易受到攻击。当他们受到攻击时,很可能会选择支付赎金以取回相关的病患资料,通常是挽救生命所需的资料。由於这些独特的因素,医疗保健组织需要结合安全技术与人类主导的威胁捕猎,扩展反勒索软体防御能力,以抵御当今先进的网路攻击者。」

当今越来越多的医疗保健组织(78%)选择网路保险,但93%的医疗保健组织指称,去年获得理赔更加困难了。由於勒索软体是保险理赔的最大因素,51%的受访者表示获得理赔资格所需的网路安全等级更高,这对预算较低且可用技术资源较少的医疗保健组织带来了压力。

根据调查结果,Sophos专家推荐以下的作法:

凱 在组织环境内的所有端点安装和维护顶尖的防御技术,定期审查安全控制措施并确保它们继续符合组织的需求

凱 透过搜寻和填补重要的安全漏洞来强化IT环境:如未经修补的装置、未受保护的电脑,以及开放的远端桌面通讯协定埠。扩展式侦测和回应(XDR)解决方案非常适合用於填补这些缺囗

凱 进行备份并练习进行复原,以便组织能够尽快恢复运作,并将中断情形降至最低

凱 主动寻找威胁,在攻击者执行攻击之前就识别并阻止它们如果安全部门缺乏时间或技能在内部执行这项操作,则应委外给托管侦测和回应(MDR)专家

凱 为最坏的情况做好准备。知道网路事件发生後该怎麽办并更新计画

叁考完整的《2022 年医疗照护行业勒索软体现况》报告,请浏览Sophos.com

關鍵字: 医疗保健行业  勒索软体  Sophos 
相关新闻
Palo Alto Networks:安全使用AI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网路威胁
Check Point发布2025年九大网路安全预测 AI攻击与量子威胁将层出不穷
Zentera:加速协助企业将零信任从理论转化为实践
CyberArk:97%台湾企业在过去一年至少遭受两次身分相关资安入侵事件
Check Point:科技业仍为品牌网路钓鱼攻击首选 微软居榜首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积层制造医材续商机
» AI高龄照护技术前瞻 以科技力解决社会难题
» 3D IC 设计入门:探寻半导体先进封装的未来
» Sony强力加持!树莓派发表专属AI摄影机
» 创新更容易!2024年受瞩目的Arduino创新产品简介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P9BRBK2STACUK6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