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台北市与连江县打造双城智能卡 跨域合作拓展市民服务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20年03月31日 星期二

浏览人次:【27220】

为了促进城市数位化转型成智慧城市,各城市之间的发展及协作具有推波助澜的效益,台北市政府与连江县政府共同以经济部工业局智慧城乡案生活应用补助计画「市民卡跨域整合服务计画」,结合台北卡与连江县民卡,让两县市会员可同享服务及多项消费优惠,促进双方商业观光及交流。

「台北卡X连江县民卡双城合作记者会」上,双城与会代表以远端视讯连线,向民众介绍双城双卡的多元整合服务项目。(摄影/陈复霞)
「台北卡X连江县民卡双城合作记者会」上,双城与会代表以远端视讯连线,向民众介绍双城双卡的多元整合服务项目。(摄影/陈复霞)

在卡证整合服务方面,连江县民可下载行动台北卡App取得连江县民虚拟卡共享台北市服务,「市民卡跨域整合服务计画」目前共有4万实体卡与1万虚拟卡,经济部工业局局长吕正华表示,良好场域可进行创新应用,透过合作验证双城共享的服务与资源,他认为场域验证是良好的合作模式,例如连江县立医院与北市联合医院进行远距视诊只需1小时,可以降低医师不足的人力荒,也让民众可以方便就诊。

台北市??市长黄珊珊表示,智慧城市是各国战略经济的代名词,台北市藉由服务创新方式来创新环境,而将台北市发展成智慧城市是整体计画中重要的策略地图之一,凭藉中央资源和台北市政的投入,让智慧城乡案生活应用发展计画实验得以落地。例如悠游卡结合健保卡、学生证和乘车、识别、借书等广泛多元服务,目前已经发行市民卡的城市还有金门、花莲等,期??台北市与连江县的双城合作模式未来能促进其他城市复制经验。

台北市政府资讯局局长吕新科表示,该合作计画是以台北经验与基础协助连江县政府推动县民卡,将电子票卡推广到连江与离岛地方,建立两地整合的挑战在於文化和基础建设,例如惯用现金的消费模式。在系统整体规划上,这张智能卡采用云端帐户,需多元认证及支持等相关配套措施,例如将身分认证与户政系统介接,应用到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方面。

在双城合作记者会上,以远端视讯与现场连线的连江县县长刘增应,除了感谢相关的合作单位,也说明连江县民卡与台北悠游卡3.0整合服务,可共享台北市的商家优惠及相关措施。未来将以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推动市政,努力加强教育、医疗等服务。

刘增应表示,目前是马祖(连江县)蓝眼泪最好的季节,难免受到疫情的影响,但希??民众有机会可以到马祖观光,享受美景、美食和美酒,而吕正华则呼吁大家在防疫之际,为振兴做好准备,日後为产业注入力量。

临柜申办/优惠活动

台北市与连江县政府合作推动县市民卡,连江县民可在北市中正区公所临柜申办县民卡,双城的持卡会员於109年3月25日至6月30日期间,可叁加台北市五百逾家特约商店消费优惠活动,或可至马祖酒厂或租借E骑玩马祖电动机车享有持卡会员专属优惠。

更多优惠活动讯息,详见:

*台北卡3.0官网(https://id.taipei/tpcd/login)

*连江县民卡官网(https://www.matsu.gov.tw/chhtml/faq/371050000A0001MC/1943)

图说:「台北卡X连江县民卡双城合作记者会」与会人士合照(图左至右,捷而思公司董事长吴建东、悠游卡公司董事长陈亭如、三商电脑总经理锺正平、经济部工业局局长吕正华、连江县县长刘增应(视讯)、连江县政府行政处处长曾玉花(视讯)、台北市政府??市长黄珊珊、台北市政府??秘书长陈志铭、资讯局局长吕新科、资讯局主任秘书陈慧敏、台北市政府??发言人陈冠廷。

關鍵字: 悠游卡  县民卡  远距视讯  台北市  连江县 
相关新闻
M.O.V.E.概念领头 Computex 2009主题多元化
Computex 2009「下世代网络论坛」,6/3隆重登场
「2008年台北计算机应用展」热烈开跑
2008 WiMAX Expo,Taipei圆满闭幕
台湾嵌入式产业联盟TEIA正式成立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智慧建筑的新力量:从智能化到绿色永续
» 5G支援ESG永续智造
» CTIMES编辑群解析2025趋势
» MIC所长洪春晖看2025年产业趋势
» 驱动高速时代核心技术 PCIe迈向高速智慧新未来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1KAXJTSGSTACUKP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