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海基會與海協會舉行的江陳四會,12月25日在臺灣台中熱熱鬧鬧的結束了。本來此次江陳會要簽訂四項協議,然而因為租稅協定牽涉到政治問題,雙方各持己見而無法達成共識,所以只簽妥三項,分別是「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標準計量檢驗認證合作」與「漁船船員勞務合作」。其中的標準計量檢驗認證合作,讓兩岸得以共通標準來適用,這看似對雙方產業都有利,其實很容易造成短多長空的結果,對於兩岸產業不見得有利,不可不慎重其事。

本來,大家的如意算盤是訂立技術標準來獲取市場優勢,一則可以利用內規來限制兩岸之外廠商的競爭(或是收取權利金),一則可以利用經濟規模來主導或影響國際標準。如此企圖藉由控制或保護標準的方式,真的就可以增加競爭力、擴大市場規模嗎?這應該只是自我想像罷了,事實上標準雖然有所謂的主導者,但最後都是自然而然的形成,而且越是公開無私的架構標準,才越有可能形成為共通遵行的標準。

以實際面來看,標準的形成有三種,一是所謂的國家標準,例如中央標準局訂立的度量衡標準,這通常是為了維護社會正常運作所必須訂定的規範;一是產業標準,例如產業公會或其它聯盟組織共同議定的產品規格標準,以促進上中下游廠商的合作與發展為目標;一是廠商自訂的標準,例如Intel等先進國際大廠,他們研發的產品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自然成為其他追隨者的標竿。從上面三種來看,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規範,也就是說,標準是由下而上、從少到多所產生的形勢,很難靠外力做強勢主導。

也許人們會認為一些國際強權就是利用標準來獲取龐大利益,事實上恐怕未必如此,國際強權主要還是因為提出的規格無人能及,所以成為標準。再者,當一個公開的市場提出採購需求時,也一定會要求合乎自己適用的規格,合格者才可以競價投標,除非執事者利用職權與廠商勾結綁住規格,或者利用黑箱作業上下其手。所以,所謂標準一定是建立在某種程度的開放規格上,如果利用人為的控制,剛開始似乎有利可圖,但不久之後就會走到坐地分贓的死胡同,即使市場龐大,只會路也走越窄,更無法成為國際公認的標準。

台灣產業可能會認為利用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可以取得主導標準或參與制定標準的優勢。這樣講似乎言之成理,事實上恐怕也是經不起考驗的迷思與想像。舉例來說,微軟Word的doc檔並沒有想要成為文件標準交換格式,反而是RTF檔才是標準交換檔,然而Word的使用者最多,雖然沒有強制性的規定,不是標準也會成為真正的標準。又例如USB只是以Intel為首所提倡的介面傳輸標準,而IEEE成員提出的1394傳輸介面,起初優點遠比USB來得多,也有大廠支持,只因為開發者與使用者覺得更便利,反而後來居上成為真正的主流。

總而言之,標準絕對無法靠利益勾結而產生,一定得由下而上、從少而多來逐漸形成。如果不是技術標竿,就不要妄想主導標準;如果不是一般使用者肯定,就不要妄想控制規格;如果不是聚砂成塔,就不要妄想本來就不存在的空中樓閣。反之,即使小小的芬蘭廠商Nokia也能主導國際標準,一個不起眼的芬蘭工程師Linus Torvalds也能創造Linux作業系統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