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3D元年」(2010年)以來,3D電影已逐漸融入大家的娛樂生活中;然而製作一部「真3D」(立體實拍)電影的成本,保守估算約是一般2D電影的2、3倍,因為這裡不僅需要專業3D立體攝影的技術團隊,還包括可能拍攝失敗的風險與高難度的立體攝影成本,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大多數的電影公司會捨高成本製作的「真3D」,而採取「2D轉3D」技術製作的低成本3D電影。

我們也都很清楚,要達到最佳3D品質與3D效果的「2D轉3D」技術,以目前的3D技術水準是無法以電腦全自動轉出來的,必須要依賴人工一個畫面、一個畫面製作,就像過去手繪卡通影片一樣,非常耗工又耗時,所以就衍生出各種「2D轉3D」的技術,其目的是要再節省成本、縮短工時。

最近我有機會看到更多其他「2D轉3D」製作團隊所製作出來的3D影片,這其中所使用的技術可說是五花八門、琳琅滿目,但是3D品質卻是乏善可陳,主要的問題是:大家都只注意在3D物件的層次感表現,而不太考慮其3D構圖與3D美學;尤有甚者,還有人在比誰轉的時間較快、成本較低,完全是站在自己的成本考量,或是以自己不成熟的技術來進行「2D轉3D」。 看到這種現象,我著實很擔心長此下去對3D產業將會是負面影響。

從本質面來看,「3D」之所以會吸引人,是因為它最符合人類兩眼立體視覺的生理習慣,所以我們會很自然地貼近觀賞,從而產生感動,這也是「3D」的核心價值。如果因為成本與技術因素,使用非「自然工法」的其他「人工視差法」(如「2D轉3D」技術)所製作出來的3D影像,而無法達到我們所需要與期待的「真3D」效果的話,則基本上就已不是「3D」的本質,也就失去「3D」的價值了。

可是這種缺乏價值的「類3D」東西,卻還有那麼多人在從事,大開3D的倒車,其中不乏知名廠商,大概是想在「真3D」內容尚未普及之前,趁此「魚目混珠」以獲取利益吧!?問題是:這樣的「商機」可以混多久?

這波3D風潮的再起,比起前面幾波的3D熱,已不可同日而語,最主要是整個技術面的成熟與平民化的價位,加上世界級的家電大廠(如Sony、Samsung、LG、Panasonic、…)在推動,3D不流行也難;但重點是,我們的商機在那裡?當一切3D硬體的平台已順利進入平常百姓家時,最終的決戰場就是3D內容的競爭,誰最能感動消費者的眼睛,誰才有可能是贏家,屆時「濫竽充數」的投機者將會被市場優勝劣敗的生存法則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