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战国时代,各国争权夺利的非常严重,上至国君,下至庶民百姓,所言所行无非是各种利害关系而已。所以,当时孟子拜访梁惠王时,梁惠王也是直截了当问孟子不远千里而来,是不是有什么利益其国家的事情可谈?其实这是稀松平常的想法,但是孟子却给梁惠王碰一个软钉子,直言何必只谈利害呢?如果一个国家上下交征利,那么这个国家社会很快就会败危了。不过梁惠王给他这么一说,倒也幡然醒悟,想一想还真好笑,事实就是如此的上下交征利,难怪社会家国终日惶惶不安,于是就教于孟子,想要行王道仁政,可惜整个大环境已病入膏肓,梁惠王身不由己、孤掌难鸣,终究不可为。
然而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上下交征利者依然如故,能够安于本份的时代或社会则非常少,也非常的短,这证诸当前国际社会的现实环境,我们应该都能够深刻的体会。但这也不能怪别人,只能检讨自己,想想看那一个人不是为自己的利害而做生死存亡之争?或许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一件事吧,只不过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己欲立而立人」这类礼教松动时,那就真是人人无所不用其极,什么寡廉鲜耻的事情也做得出来了。
可见人们讲究利害关系是常态,但必须「约之以礼、博之以文」才能导入正轨。有一个故事说到有位达官贵人上山去见一位老和尚,从山中往江河望去,看到许多船只忙进忙出好不热闹,就问老和尚有什么观感?老和尚回答说他只看到两艘船,这位官人不大了解,于是老和尚就说一为名、一为利,如此两艘而已。的确这世界就只有这两艘船在运行,或许再把孟子与梁惠王的故事放到今日,那么学生会问老师有什么必考题?学徒会问师傅有什么密笈捷径?市民会问鬼神有什么乐透明牌?唉!难怪有人会「过尽千帆皆不是」了。
所以名利既然不可免,我们当然就要讲求一个合理(礼)与安心之处。但是今天的台湾宝岛,在民主开放与资讯发达之后,反而因为聪明计较、无所忌惮而上下交征利,因为旧有的伦理与礼教已经都瓦解的差不多了,人们不知所措也无所适从,更缺乏具体的共识与目标。政府现在要拼经济,要建设台湾成为绿色矽岛,如果不从文化的根本─制礼作乐着手,那是很难达得到的啊!反过来说,以短视近利的心态来拼经济、讲愿景,这只会落入拼选举、要选票的口实罢了,结果当然是继续败坏下去。
举几个电子产业的例子来说吧,政府补助研究单位或学界来研发产品,竟然成果(智慧财产权)仍属受补助单位者所有,这种好处自家人全包的情况存在已久,却是完全不合理的一件事。美国某些联盟组织,竟然挟着301条款的威胁,要求我政府立下即使电脑暂存的资料或备份也违法的严厉法条,而这在美国本土也说不通的法律,政府相关单位竟然已经初步接受,真是不可思议。再者,人们凡举起知识经济的大旗时,总不忘强调所谓知识的利益与财产关系,这完全受到资本强权者的摆弄而不自知,让知识成为上下交征利的工具,真是可悲哩!
为此,有两个著名的知识份子值得我们一提,分别是伊藤博文所讲的「求名当求万世名,计利当计天下利。」还有董仲舒所讲的「正其谊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的观念,他们在大时代的抉择上拨乱反正,一个促成了明治维新,一个促成了汉唐盛世,的确有其高明之处,我们的政府与业者至少也要有这样的心胸才行。
(作者\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