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表的历史挺久远的,例如1990年代的天美时(TIMEX)Datalink表,能够与Microsoft的个人行程管理软体Schedule Plus同步(此软体之后与E-Mail结合成为Outlook),或如2002年Palm推出PDA型的智慧表。
无论Apple Watch与Android Wear,都期望善用表内的加速度感测器,只要翻转一下手腕,就能够改变表面的显示资讯,减少用另一只手去操控手表的机会。 |
2004年Microsoft伙同5家手表业者推出SPOT Watch,该表能自动对时,无论出差到美加哪个地方能立即转换成当地时间(美国跨6个时区),也能接收关注的都市天气、关注的球队赛事比数、关注的股价等。
SPOT Watch经2年验证接受度不高,之后手表先停售,而关注讯息的订阅服务(称为MSN Direct)也在2012年初停止。但业界依然全赴后继推出智慧表,如Sony的LiveView、Motorola的MOTOACTV,义大利新创公司的I'm Watch等。
2013年Pebble Watch在Kickstarter上募资大成功,以及传闻Apple将推出iWatch(之后证实名称为Apple Watch),2014年Google提出Android Wear等,使智慧表再进入一个高峰。
而到了2015年,业界技术又有了不同变化,2月份Pebble Watch推出第三代的Pebble Time表(第二代为2014年的Pebble Steel),从过往的黑白萤幕变成64色,并加入Timeline的时间轴介面,这与Android Wear上的Google Now稍类似。
有趣的是,Android Wear反而反其道而行,Android Wear智慧表一律彩色介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销售与试用意见反应后,新修正是让表面显示器在一般待机情况下转成黑白画面,好减少电力的耗用,而一般待机下也只显示时间、日期等简单讯息,只有进一步操作才会转换回彩色画面,以及更多讯息显示。
Android Wear另一项修正是加入Wi-Fi通讯,原本Android Wear仅用Bluetooth与智慧型手机通讯,特别是用较省电的Bluetooth Smart,但之后发现传输率过低,对导航等地图显示传输造成影响,因此决议将相对较Bluetooth耗电的Wi-Fi加回到Android Wear表中。
相对的,Apple一起头就让Apple Watch同时具备Wi-Fi与Bluetooth,不需要这项修正。但是,Apple在6月份的WWDC 2015年度研讨会上,也对Apple Watch做一些技术修正。
Apple原本的盘算是,让程式开发者在现有iOS App上进行修改,追加撰写一个延伸程式(Extension),延伸程式依然由iPhone智慧手机运算执行,而后将结果显示到Apple Watch上,同时也由延伸程式接收来自手表的各项操作命令。
但Apple之后考虑到Apple Watch的反应速度,为了加快操作反应性,新方向建议将延伸程式搬移到手表内执行(自watchOS 2.0开始提倡),但此作法的副作用便是加快手表电力的消耗,而Apple Watch仅有205mAh~246mAh的电能,能否支撑足够的待机时间、使用时间有待考验。
另外,无论Apple Watch与Android Wear,都期望善用表内的加速度感测器,只要翻转一下手腕,就能够改变表面的显示资讯,减少用另一只手去操控手表的机会。
综合上述,智慧表的显示方式、通讯方式、运算方式,都还在持续摸索。时而倾向丰富资讯与彩色、时而倾向简略与黑白;时而倾向用省电的Bluetooth,时而追求快速的Wi-Fi;时而由电能较多、运算力较强的智慧表主责运算,时而为追求操作反应性而转由智慧表自行运算。
简言之,智慧表在功耗省电、操作反应、功能功效等三方面拉拔权衡,如同过去网路上流传的一张诙谐说明图,要一台笔电又便宜、效能又好、又轻薄,三个诉求的圆形色块,中间的重叠位置写着「不可能」。
而从历史经验看,从1983年Motorola推出DynaTAC(俗称大金刚)手机,1993年Apple提出Newton(牛顿)PDA,两者一直到1997年iPhone出现后,才逐渐走向二合一。而智慧手机与智慧表之间的角色定位与分工,恐怕也有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