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的iPad 2终于来台开卖,使得相关概念股的股价持续发烧,其中TPK宸鸿、胜华都因提供Apple触控模块而大发利市,而TPK更高居股后地位,有机会挑战股王宏达电。
触控产业目前无疑正处于高度成长的黄金世代,预估今(2011)年触控面板产值可达87亿美金,年成长率达43%。随着Apple产品的热销,让投射式电容成为最受注目的触控技术,各家厂商纷纷提高此技术的生产比重,DisplaySearch预估到了明(2012)年,投射式电容在手机市场的市占率就会超越电阻式技术。
看好投射式电容的前景,触控业者前仆后继地投入其中,就是想分食到一杯羹。预估今年中会有5亿支触控手机上市,而投射电容式将占1.9亿支;若再加上iPad及iPad-like的平板计算机产品,预估今年会有5千万台的成长机会,明年还会继续呈跳跃性的成长,而这些平板产品中有九成以上会采用投射式电容方案。
这个市场的大饼虽然诱人,但想打进Apple或品牌大厂的供应链,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关键性的门坎包括产能、良率、制程技术及成本等,其中又以贴合良率为最大的瓶颈。在触控面板的生产过程中,有许多道贴合的程序,包括触控传感器(ITO Sensor)与FPC、IC、保护玻璃,以及与面板的贴合。为了要求质量,Apple选择玻璃做为ITO透明导电膜的镀膜层,但这也造成玻璃对贴的硬对硬贴合良率瓶颈。
在iPhone刚问世时,触控业者的贴合良率听说只有三成,也就是贴合完后大部分都不能用,非常地惨。因而贴合良率就成了业界技术竞赛的指针,谁的良率高,就更有机会拿到订单并获利。目前小尺寸的贴合技术已趋于成熟,九成以上的良率不是问题,但随着平板之7吋至10吋触控面板需求浮现,中大尺寸的贴合良率提升又成了业者磨合技术的重点。
今日台面上的触控面板及触控传感器大厂,虽然站上了优势地位,但后头的追兵不少,而且各自有其独到的卖点。事实上,投射式电容技术发展的时日仍短,不论在制程、材料或成本上,都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举例来说,为了降低成本及厚度,ITO Sensor正从双层ITO(DITO)及单层ITO(SITO)迈向Touch on Lens发展,也就是将ITO Sensor直接置于保护玻璃之上,进而能节省一片导电玻璃及一片OCA。
Touch on Lens几乎已是投射式电容业者的共同方向,若能实现,其成本与薄膜式的差异就不大了,不过,目前的良率仍不高,而且不够耐摔,就看谁最先克服这些关卡。然而,薄膜材料的薄化程度可达0.001毫米以下,对触控面板的薄型化仍很有帮助,因此仍有其利基市场的存在。当然,要做到再更薄,就是连触控面板都不要了,直接将触控功能整合到TFT面板制程当中,也就是所谓in-cell或on-cell的技术。这是面板厂致力于发展的方向,但仍是良率的老问题,使得商品化的脚步一直快不起来,也让触控业者继续发展自己的竞争力。
除了制程技术,触控业者展现独门优势的另一个方向,就是从材料面下手。以保护盖为例,采用PMMA已比强化玻璃更省,若是还能找到更低成本的塑料板材,还有机会省下更多。此外,ITO的替代材料更是触控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目前已有无机、有机的各种替代方案出炉。触控产业的商机处处,手机及平板只是一个开始,只要磨利自己的独门密方,下一个股王、股后可能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