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直接切入主题。台湾电子产业已面临产业升级的关键时刻,需要更为明确的产业发展策略。我们的产业界和研究机构,具有一定的研发实力,产品也有相当程度的市场竞争力。但是我们缺乏一套汰旧换新的系统思维,把这些各别突出的技术与产品串联起来,发挥技术和产品各司其职的最大综效。我们政府欠缺长期的眼光格局,以及果决的判断与执行力,害怕决定新技术应用的发展路径,无力响应剧烈变动的电子产业环境。现在,是该大破大立建立新方向的时候了。
台湾电子产业要进一步升级,更需要一套明确清晰的电子产业蓝图作为导航。 |
当我们还在瞻前顾后、担心政府介入电子产业会不会引起干预利伯维尔场竞争的疑虑时,别人早就「惦惦吃三碗公」、默默地布局自己下一波的电子产业轮廓。
日本把电动车(Electric Vehicle)设定为整合传统汽车零部件、车用电子、智能电网和太阳能等技术应用的重要枢纽,已经建立起一套具备产业界高度共识的发展蓝图,电动车搭起了联系传统产业和电子产业携手向前走的桥梁。另一方面,美国把半导体制程拉到国家战略层级的高度,并视为带动本国经济成长动能的重要触媒,由联邦政府主导投资,正在打造「后硅谷」(Post-Silicon Valley)世代、先进微型化奈米制程的半导体科学园区,并且积极研发下一代关键的芯片导电技术和材料。同样地,欧盟也很清楚,电信通讯和汽车产业是不可侵犯的身家老本,以LTE为长期目标,欧盟正在架构并主导下一代4G无线通信产业标准和规格,车载资通讯(Telematics)也成为欧盟整合新一代智能交通软硬件技术应用的关键媒介。至于中国,那就更不用在这里多费唇舌了。
无论是从系统、制程或是标准,都是「抓起一串肉粽」、掌握自己未来发展电子产业路径的扼要关键,以此鼓励支持产业界发挥「母鸡带小鸡」的多方整合综效。问题不在于我们要跟谁一样,问题在于我们愿不愿意、敢不敢看清楚我们自己电子产业的下一步,要立在哪个关键节点上。
例如,在国际大厂就是摆明要淡出WiMAX之际,我们的4G无线通信标准方向是什么?大可不必再暧昧不清,应该让通讯设备业界有所依归。又例如,台湾发展电动车的优先级是什么?如果是电池,我们是否应藉此开发更具专利实力的电池材料、管理芯片和电池芯,进一步开创模拟电源技术的新园地?但是关于这方面的技术整合与产业策略,仍是付之阙如。再例如,如果我们真正要推动太阳能产业,就应该积极补贴厂商投入单/多硅晶材料的供应链,同时开放系统厂商并联到既有电力网络的渠道?相关电价补贴是否更应该从长计议?到现在业界仍看不见政府的美意,反造成「光说不练」的质疑不断。或例如,我们的半导体晶圆代工定位究竟为何?我们下一世代先进半导体技术和制程的发展体质会是以什么为优先?在这里,面对国际晶圆大厂的步步进逼,我们只仰赖特定厂商自求多福。
最重要的是,把4G无线通信、电动车、太阳能、半导体制程或是其他具体产业内容串连在一起,更具视野和格局高度的整体电子产业发展战略究竟为何?是系统、制程、还是标准,谁是带头大哥?
主事者大可不必谨小慎微,确立清楚的电子产业发展路径,本来就是一条舍我其谁的道路,不可能面面俱到,众望所归。但是不可回避地,这是电子产业界大老们和政府决策者责无旁贷的任务与职责。我们的研发实力并不输其他跨国电子大厂和前进国家,但往往是为人作嫁、仰人鼻息,赚取薄利代工的辛苦钱。很清楚地,台湾电子产业要进一步升级,这是必经的且不可回避的阵痛期,台湾更需要一套明确清晰的电子产业蓝图作为导航,整合团结,度过激烈竞争的惊涛骇浪。时局正在变幻莫测,主事者岂能不重新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