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對社會是好是壞?很難說,科技造成數位落差,同樣一份作業,有電腦能上網的兒童能參考更多資訊,學習與作業肯定比偏鄉兒童好。或Amazon正發展無人送貨機、倉庫機器人,未來有可能讓許多人失業。
/news/2015/04/08/1740252410S.jpg |
為彌補數位落差,科技大廠提出各種方法,如AMD提出PIC低價上網機,MIT提出OLPC第三世界兒童用筆電,或Google提出Long熱氣球基地台的大覆蓋、低成本無線上網,類似的構想也有Facebook的太陽能無人機上網。
彌補落差只是補救,但科技也可以直接正向幫助人,如3D列印可實現低廉的人工義肢;或智慧隱形眼鏡能持續偵測病患血糖值卻不用侵入人體,或運用Beacon定位協助盲人移動;或運用慣性感測器的偵測,發展出給手抖患者用的抖震抑制湯匙。
除此之外,科技對災變也是幫助的,各位看看四軸無人機,好像只是科技宅男眼中的電子潮物,但現在已有人提出,用四軸無人機快速將救生圈運到海上去拋丟,對於海邊溺水或遊艇事故、船難時特別有幫助。
類似的,Google有個Wing專案也同樣是無人機,Wing期望能快速將救災物資運送到災區,如飲用水、食物、毛毯、心臟除顫器、收音機、疫苗等,這個專案2014年8月揭露,但2015年3月已承認失敗,原因是機械設計過於簡單,難以控制晃震。不過Google並未就此放棄,仍會發起其他的無人機研究專案,一樣期望快速運送物資到災區。
不是只有自動化機器對救災有幫助,通訊技術也可以,3GPP R12中訂立的LTE Direct技術,即允許在LTE基地台覆蓋的鄰近範圍內,讓終端用戶相互傳遞資訊,例如有人突然在路上暈倒了,可立即發出訊息:「求救!附近可有醫療或護理專長的人!這裡有人暈倒了!」
如此,LTE基地台會立即把這個訊息廣播給自己所屬覆蓋範圍內的所有手機,而後有人回應自身是醫師,如此LTE手機與LTE手機可直接對話或傳訊(無遮蔽下500公尺),儘速趕赴現場救治。
或者,因為災變使這附近的LTE基地台都停擺了,可能是停電造成,也可能外力傷害造成,總之停擺了,而正在規劃中的3GPP R13標準,允許在災變時,直接用LTE手機充當LTE基地台,雖然電力較少,覆蓋範圍較小,且時間較短,但卻可以用類似烽火台方式,一個手機覆蓋連接另一個手機覆蓋,使覆蓋範圍擴大,讓災區擁有臨時覆蓋,不致於全部斷訊停擺,以此盡可能維持通訊可用性,讓需要救助的人能夠求救訊息。
另外也能防範於未然,例如無線感測器網路(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技術,在橋樑下的各處埋設震動感測器,不斷偵測晃震程度,日後也從最脆弱處優先進行補強工程,避免橋樑意外斷裂。或者,輸油管每隔一段距離埋設壓力感測器,壓力損失表示漏油,必須儘快搶救,避免造成生態危害。
最後,澳洲有機構成立債務型群眾募資網站,暫時借貸資金給東南亞的偏鄉婦女,讓她們學習紡織或購買織布設備,而後承接紡織代工業務,獲利後再逐漸歸還原借款,幫助她們計劃性脫貧,許多人認為她們應該有借無還,但結果是有高達90%以上的還款率,令人意外。
由此可知,只要想幫助社會,無論是自動化機械技術、通訊技術、感測器技術、網站技術等,都可以幫助社會。別讓社會大眾想到「科技」二字,就聯想到如Apple領導、提倡的那樣,給人一種追逐感官享受、物欲擁有,時尚潮流、奢侈浮華的不良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