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Microsoft提出Tablet PC,經數年的推展多數評論為失敗,2010年Apple發表iPad,發售後一季內出貨超過300萬台,許多人更加嘲諷Tablet PC的失敗,認為同樣是平板電腦,市場有截然不同的反應。
對於Tablet PC失敗、iPad成功,Bill Gates解釋Tablet PC是以手寫為出發設想,目標是提升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 |
對於iPod銷售的成功、iPad銷售的成功,Bill Gates受訪時都有所回應,Gates當時說未來的手機都可以聽音樂,言下之意單純只能聽音樂的iPod必難長久,此確實迫使Apple進入iPhone,iPhone的熱銷也取代iPod的衰退,甚至自己不做也會被別人的智慧手機所取代。
而對於Tablet PC失敗、iPad成功,Bill Gates解釋Tablet PC是以手寫為出發設想,目標是提升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如同Word提高文書生產力,PowerPoint提高簡報生產力等,有了手寫可以提高流程圖繪製、記事、靈感創意發想等生產力。相對來看,iPad並非著眼於生產力,而是操作方式的簡便,在於使用、取用、享用,而非生產創作。
但為何Tablet PC會失敗,其實有許多值得檢討比較的,第一是Microsoft收取高價的Windows XP Tablet PC版授權費,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即是產品高價,但Microsoft及其PC合作夥伴多半為平價、中價品牌印象,消費者難接受高價品。
第二是Tablet PC本質上仍是Windows PC,為了模擬單純拖動滑鼠游標與滑鼠點按效果,使用了WACOM的懸浮觸控筆技術,觸控筆只要靠近觸控表面就能拖動游標,實際觸控表面則為滑鼠點按,此技術也墊高了產品成本。(之後Samsung Galaxy Note系列也採類似技術,但技術的成本、授權費用已降低)
第三依然是PC問題,Microsoft倚賴PC而成功,多數衍生發展都附帶上PC字樣以討吉利(行銷效益延伸),所以PDA即便使用Windows CE作業系統、非x86處理器,也要取名Pocket PC。而Tablet PC確實為不折不扣的PC,若不提供鍵盤給客戶,多數軟體無法操作,會招致抱怨,追加鍵盤的結果則嫌厚重,COMPAQ雖有推出無鍵盤版的Tablet PC,但因多數時間仍會用及鍵盤,因而銷售有限。
當然,x86系統以當時技術要輕薄化設計也有極高挑戰,相對的,iPad採沒有Mac包袱(僅些許iPhone App包袱)、以省電見長的ARM架構為發展路線,避開Tablet PC厚重問題。事實上類似的問題在Surface Pro上仍若干存在,包含價位與厚重等,及鍵盤需求時間多,但堅持要懸浮的觸控已經因軟體介面的改善而免去。
第四,Tablet PC當初承諾過高,期望手寫完立即對筆跡進行辨識,使手寫文字變成數位電子文字,但結果辨識成功率低,消費者從原有的高度期許轉成失落,因而減少購買動力,之後只能以忠實記錄筆跡圖案當台階下。事實上Apple於1993年提出的牛頓(Newton)PDA也曾高度期許立即手寫辨識,一樣不盡理想,Tablet PC等於重蹈覆轍。
最後,需要手寫、繪圖的知識工作者,肯定比文書打字、簡報、試算表等應用來的少,Microsoft雖有Visio流程圖軟體、OneNote記事簿軟體來支持Tablet PC,但依然難展開銷量。
事實上這個問題肯定也要困擾9月份發表的iPad Pro,iPad Pro定位與Mac Pro相同,均是給較專業的內容生產者運用,銷量必然有限,且用了諸多最新規格與技術,價格自然居高。而Apple軟體技術不如Microsoft,因此與Microsoft合作,期望Office系列軟體能支援呼應iPad Pro,增加iPad Pro的使用價值與銷售機會,畢竟Office用戶很多,只要少數有專業需求,即可能選擇iPad Pro。
由此看來,Microsoft高階與Apple合作(iOS),中低階屬意自家的Surface(Windows),並與Google/Samsung的Galaxy Note系列抗衡(Android),加上Apple早與IBM合作共同耘商用平板市場,單純觸控操作的平板電腦成長動能減弱後,或許也是少量高價的手寫型平板電腦重新再出發的時候。